灞河,一条满载文化的河

作者: 秦巴汉275e5477c13f | 来源:发表于2022-11-22 06:32 被阅读0次

    原创:秦巴汉

    上个月,趁疫情稍消,妻来西安小聚。听说灞河有珍贵的青头潜鸭,就每天要去拍摄,我只好陪同。

    如今的灞河西安段,被建设成"西安后海",河面人为拓宽,两岸广种植物,桥上多装灯带,再加上沿河高楼林立,确实是网红桥,网红海,吸引了年轻人纷纷前来打卡,提高了灞河知名度。

    灞河风光美,晚上灯光美,吸引人也吸引鸟,可它的历史文化美,却是更吸引人的啊!

    一,灞名

    灞河,古称滋水。春秋时秦穆公称霸西戎,将原滋水改为灞水。

    灞河,黄河支流渭河的支流,古名滋水,全长109公里,流域面积2581平方公里,发源于秦岭北坡蓝田县灞源镇麻家坡以北。流经灞桥区、未央区,在西安市高陵区汇入渭河,主要支流有辋峪河、浐河等。

    二,灞桥

    古代灞桥,一直居于关中交通要冲,它连接着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雍录》上指出:“此地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而入出峣、潼两关者,路必由之。”唐朝的王昌龄在其《灞桥赋》中也说:“惟于灞,惟灞于源,当秦地之冲口,束东衢之走辕,拖偃蹇以横曳,若长虹之未翻”。

    灞河上最早的桥,建于春秋时期。当年秦穆公称霸西戎,将原滋水改为灞水,并于河上建桥,故称“灞”,这也是我国最古老的石墩桥。

    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桥水灾,王莽认为不是吉祥之兆,便将桥改为“长存桥”。

    2004年10月1日被大水冲刷出的灞桥遗址,则为隋桥,建成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因在原灞桥址以南,故称为“南桥”,并在桥两边广植杨柳。

    三,灞柳

    到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习俗。

    折柳赠别与古人重视离别的心理有关,由于柳条细长柔软易绕,所以古人借它来表达柔情萦绕和感情绵长之意。临别以柳相赠,更是表达了无尽的怀念与相思。

    灞河在古代是条著名的河,文献中多有记载,涉及灞河的唐诗更有300首以上。“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等唐代著名诗人,几乎都有涉及灞河的诗。其中抒发离别、思念亲友和故地的诗,就有180首之多。

    当时,人们和离开长安的亲友饯别,送到灞桥最为情深。以边塞诗歌见长的岑参,大约有远赴边塞的经历,对亲友远行特别在意,所咏灞河饯别诗就有十多首。他在《送张卿郎君赴硖石尉》一诗中吟道:“卿家送爱子,愁见灞头春。”“日暮征鞍去,东郊一片尘。"

    李白虽然傲慢,但也有到灞河送友之举。“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在李白的笔下,饯别之时,灞河的水以及两岸的树、草等等,没有不伤心的。

    晚唐诗人裴说说: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同为晚唐诗人的罗隐也有一首专写灞柳的诗,题亦为《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诗人通过说柳树连自己花絮都无定所,怎么能够管了人的离别,反映当时人们对动荡生活的无奈。

    四,灞月

    “初程莫早发,且宿灞桥头。”由于灞桥是长安的东大门,在诗人们的心中灞河成了京都长安的代名词。所以岑参才有尽量在灞桥多住一会的念头,只要没有离开灞河,就等于没有离开长安。

    远居外地的人们当思念起长安时,往往也会想到灞河。“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曾任侍御史,后因事获罪,被贬到南方。他不甘自己处境,很想回到长安有一番作为,因此“魂飞灞陵岸,泪尽洞庭流。”灞陵为汉文帝陵,其陵在灞河左岸,霸陵邑在灞河右岸,故此处“灞陵岸”就是说的灞河岸。

    自称“五言长城”的刘长卿曾在长安做官,后被贬南方。他在《初至洞庭,怀灞陵别业》一诗中云:“长安邈千里,日夕怀双阙。已是洞庭人,犹看灞陵月。” 这月,当然是指长安月了。

    我想,灞河这个意象__灞河柳,长安月的形成,它包含了多么丰富的人文情怀,多么悠长的历史传承。今天能有幸亲近它,就应该敬畏它,爱护它。

    扯远了,回到现实吧。看着灞水蒹葭,想着唐人千年前的情义,寻找着自由自在的鸭子和鸟们,揣摩着河岸人家的惬意生活,我也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一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灞河,一条满载文化的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nu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