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仓库工作的逐步规范,王二去“劳动改造”的情形越来越少,大多时间忙于开会,或在办公桌后面用电脑(钉钉)、电话下达指令。每次开周会的时候,程序性地征集一下大家的问题。但国人总喜欢报喜不报忧,大家众口一词:老大,东风吹、战鼓擂、形势一片大好。王二为此沾沾自喜,直到有一天接了一个电话。
这是一个店长打来的,一接通,对方声音比平常高800度,震得王二耳朵痛:“我们忍了好久了,忍无可忍就不想再忍,你们这周发错了三次货,产品被压坏了五种,%&#@&@……”。一般情况下,门店不愿意与仓库发生冲突,因为平时经常有急件要发,若和仓库闹的太僵,加个塞什么的不好说话。突然听到对方抓狂了,王二极其尴尬地意识到,仓库的工作其实不像感觉得那么完美,远离现场是自己最大的失误。
今井正明在其大作《现场改善:低成本管理方法》中提出了现场管理的金科玉律:
1、当问题(异常)发生时,要先去现场;
2、检查现物(有关的物件);
3、当场采取暂行处置措施;
4、发掘真正原因并将之排除;
5、标准化以防止再发生。
现场管理的事项包括:生产力、6S、成本降低、改进员工工作技能、安全、质量、人员训练、改善活动、排除阻碍工作顺畅和谐的因素、开发能以标准作业工作的程序方法、尽量少人化等。
要想发现和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到现场去观察事实,做出正确的决断!每天到现场是非常重要的,哪怕只是站在那里,很多事情都会改变,起码大家的行为方式不同了:偷懒的马上变勤快了、工作量不饱满的赶紧装作在打扫卫生……。
要看到真相,就要去现场;通过现场巡查、指导,让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并且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排除工作场所中的异常现象;表扬那些值得表扬的,特别是积极提出问题的人;检查员工是否在按规定的方法工作,检查他们是否正确地认识到了想要达成的目标;员工想出了新主意,要及时出现在他们面前;团队中有人由于不明问题的真相(不明真相的群众?),而想到一些欠缺推敲,有可能引起客户不满的对策时,要及时地出现在他们面前,并教会他们该怎么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管理者的职责应该是教,而不是管。
现场管理要注意以下事项:
1、现场观察是搞清楚我们的想法正确或是错误的唯一途径。针对问题或异常讨论解决方案之前,让大家通过现场观察,对问题本身达成共识是必不可少的。企业里大多数冲突中,大家对于解决方案的辩论,都是因为他们对问题到底是什么都没有共同的认识。结果,强加的解决方案令大家都不满意,即使胜出方也不开心,而其他人更会抵制解决方案的实施。如果大家对问题的看法都不一致,又怎么会认同一个解决方案呢?而不考察现场,从理论角度想当然地实施一套系统或一种程序,要求严格执行,其结果是极端的浪费,因为没有人会提出问题。管理者把员工当成了齿轮中的一个齿,员工们也就听之任之,有问题打死也不说,甚至极端的还在等着看经理的笑话,看热闹不怕事大嘛。
2、大家经过讨论,确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其实施过程中要定期现场检查,一旦发现困难就及时提供帮助,坐在办公室里等着听报告显然是不行的。
3、现场解决问题时,让员工充分参与,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力。员工经常因为缺乏一个授权或者一点点推动力,而困难重重,这对管理者来说却轻而易举。国人很多时候讲究名正言顺(其实有时候是对不作为、不尽职的一个借口),如果不给人授权,而让员工自觉地解决对他们来说与自己的本职工作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问题,那就太天真了。授权,同时也是指定责任,这对解决问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丰田公司有管理者一天洗三遍手的说法(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现场,所以每次吃饭都要洗手,一天三次),自有它的道理。
突然某人窜将出来,大喝,我每天不去现场,一天也要洗三遍手。那个,可能,自己闲着没事打飞机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