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宗教及其缘由
1、宗教信仰是一种强大的意识形态
已有的资料,未必是关键的。上古人类的精神世界,无从考证。
古人的精神世界,可能更加丰富多彩,也有思想。
宗教先于农业出现。因为最大的历史可能是,在食物充足的地方,有很多狩猎采集的人呆在那里,人多了之后,思想意识形态出现,有了宗教。为了供奉神灵,人们需要更多的粮食,所以才种植粮食。
2、宗教的真伪
宗教存在,神灵不存在。如何证实是否存在?可证实可证伪。
3、人为什么会信宗教?
①我们有总结概括的能力,但进化没有给我们本能的反思能力。(反思能力,需要后天培养);
②人会从众;
③有经济利益。
第十四课 宗教的起因
1、宗教与人类寻找规律的本能
宗教是附产品,是我们有了大脑能力之后,通过能力,衍生出来的东西。
通过“三山实验”,了解到我们的心理本能是:别人的想法和我们一致,别人的视角会和我们一样。我们先天没有换位思考的能力,需要后天锻炼。
PS:三山实验;把一个小人放在山的模型前,让儿童坐在不同的角度观察,说出这个小人处在山的哪一个方向,儿童说不出来,皮亚杰以此证明了儿童采取一种自我中心的我向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后来有人对皮亚杰的实验方法提出质疑,认为幼儿在类似的实验中可以是不自我中心的。但不管怎么说,幼儿在生活中带有一些从自己的感受、体验出发的特点,却是一个事实。
2、人类的过度推理
人类是聪明过度,总以为有背后的规律。
过度的找规律,过度的找因果。其实,很多事情,是没有因果的,例如:运气,概率。
人类还会把不同的事情,强行联系起来,从而构思出一种规律。
很多事情,没有证据,只是人们“相信”而已。
3、相关与因果的区别
相关,不等于因果(所以,我们会常犯归因谬误)
4、人为什么需要宗教
而且,很多时候,人类需要迷信。因为,对于无法控制规律,对命运无力抵抗的时候,面对恐惧,人类编造出一个因果,来安慰自己。
人类本身是从众的,总是急于下结论,而且愿意给自己的结论找理由。
所以,人类的整合能力,带来优势的同时,也有极大的Bug,强大清晰的思维能力需要锻炼。
非理性的理念,不科学,但不代表没有用,它也有功能性。
第十五课 宗教的作用
1、宗教的特点
繁衍:有利于传播;投入:花时间去做;服从:受戒律;通过个人的指导,超自然会介入。
2、宗教的作用
对世界的解释: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科学已经给出一部分答案,但有些没办法解释。但没解释的,不代表宗教的解释就是对的。
消除焦虑:当人不能控制周围环境的时候,给你一个帮助,有个心理安慰。
(最重要的一点)给人慰藉、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关怀:人生是有痛苦的,都会有负面情绪。死人无感觉,但活人有啊,活人看到死亡,会担心。实际上,人是凭运气的。
凝结社会
补充:
论起宗教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消极作用。第一、宗教是剥削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第二,宗教是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和渗透的工具。第三,宗教阻碍科学的发展。
另一方面,宗教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宗教也有某些积极的作用。第一、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建筑方面: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德国科隆大教堂,既表现了宗教内容,又是建筑绘画的杰作。第二、宗教在历史上也曾被人民群众所利用,借以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要求。第三、某些宗教所主张的抑恶扬善,对父母的尊敬,对劳动的尊重,以及不偷盗、不淫乱、不诬陷、不凶杀等戒律,对于改善社会风气,调整人际关系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十六课 农业与文明起源
1、人类从部落到酋邦,再到国家
早期农村的出现,后来城市出现,人口稠密,但是人类没有大规模自主合作的基因。
人类的分类:
对群
部落(一些对群,结合在一起,里面的人相互认识,参与农业生产,领秀不一定有最高的权利)、
酋邦(国家的前身,形成初级的公共社会,拥有公共权利的公共机关,施行公共规则)
公共规则是法律;公共权利是政权;公共机关是国家
国家
法律必须有记录,所以出现了文字。
文字的力量极其强大,不光用于管理,还可以记录思想,知识可以无损相传,所以文明兴起。
结论:农业是文明的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基础。
2、公职人员以及政府的必要性
无政府的成本实在太高,因为人有暴力本性(我想到的是工地惨案)
3、人类历史上三次重大的飞跃性进步
①人类智慧进步;② 农业进步;③ 科学进步
第十七课 农业扩张与影响
1、农业革命
古代人,不仅采集食物,还大量的采集知识(包括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不能吃、如何搭帐篷等)
古代人为了生存,需要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识,如果不足够的聪明,就会被淘汰。但是,现代人的脑容量是在不断缩小的。
2、农业革命的影响
①採猎时代,生活得更好,三天打一次猎,有很多闲暇时间。当时人死得早,因为婴儿的夭折,拉低了平均数。还有,医疗条件恶劣,如果不生病的话,人们也可以活到70、80岁。
② 但进入农业之后,如果没有水稻,会被活活饿死。因为动物,传染上大量疾病。而农业时代的发展,人也失去了採猎的技能。
所以,人们生活得很悲催,因为吃得多,孩子多,反而食物减少,迫使花更长时间去耕种,所以会有很多新的疾病,例如:腰间盘突出等。
③那我们为什么读不到这些悲催的史诗?因为死人不会说话。
④大量被驯养的动物进入有繁衍,但无生存自由的矛盾期。
第十八课 文明落后的根源
1、人类的农业起源地
历史上的植物,基本都是我们的祖先,自己摸索、改造出来的,其实也是转基因而得到的,根本也不是自然的。
世界农耕的起源有三个中心:一是西亚中心地,二是中南美州中心地,三是中国北部中心地。
2、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的根源
世界如此广阔,为什么只有几个地方,是农业的起源地?
因为大部分野生植物是不能吃的(有些是木本植物,没有果实或者有毒,没有营养价值等),也无法驯化。
我们都知道二八原理,其实,在植物界,万分之一的植物才能吃。
3、墨西哥的植物驯化,比亚欧大陆,晚了五千年,陶器晚了一万年,村落 晚了七千年,国家的出现,晚了三千年。
因为不利于传播,发展的慢,较落后,所以只能被人征服,成为奴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