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伯乐桃源清...想法读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咨询的二大问题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咨询的二大问题

作者: 知识解忧叶澄诺 | 来源:发表于2021-10-14 13:42 被阅读0次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只有薄薄的200页,看起来像童话却专业得可怕。

    比如 :

    什么时候该做心理咨询?

    谁为心理咨询负责,为什么?

    书里的主角蛤蟆先生原本雄伟壮观的豪宅变得荒凉破落,无人打理。他的朋友鼹鼠去拜访他,按了很久的门铃,蛤蟆也没反应。后来,鼹鼠找个没有关紧的门,见到了从旧衣服堆里钻出来的蛤蟆。蛤蟆眼睛半睁,神色黯淡,衣服上沾满食物的油渍,原本合身的灯笼裤,变得松垮,说明蛤蟆还变瘦了。他开口对鼹鼠说:“我整个人都不太好”,然后放声大哭,情绪崩溃。

    这一段描写是很典型的抑郁症“三低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思维反应迟缓和意志行为减退。情绪低落好理解,很直观;思维反应迟缓是指主动说话变少了,语速明显减慢,像机器生锈一样。意志行为减退表现为生活很被动,不愿参加外界和原本感兴趣的活动,只想独处。有工作的人往往想逃避工作,生活上变得懒散,什么也不想做。严重的时候,反复想的是自杀,因为抑郁症的人会觉得只有活下去是最难的,比死更难。因为他们不仅是有三低症状,同时大多会在生理上出现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心慌、胸闷、恶心等等症状,去医药检查身体,还查不出有啥疾病。

    很明显,蛤蟆先生对生活没要求,工作荒废,人际交往停止,这就是严重心理问题的情况下,一个人的社会功能会受损,没办法正常工作生活和社交,需要去接受心理咨询。可是生活中不一定都是抑郁症啊,有没有一些人属于压力大很焦虑的?也有人是社交恐惧,恋爱问题,就业问题,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等问题。是要像蛤蟆先生这样整个人都不好了,再去做心理咨询吗?

    不是,蛤蟆先生其实拖得有点久了,第一次去看医生前已经想自杀了,幸亏几个朋友来看望他,虽然朋友的劝导无效,但引荐了苍鹭心理医生。这些就属于社会支持。一个人处于低谷期,有没有社会支持是很重要的,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得到关心帮助。什么时候该做心理咨询,就像苍鹭刊登的小广告:凡有个人问题且导致不快或忧虑者,皆可预约。也就是有心理情绪上的持续困扰,就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做梳理。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因为生活工作中的一些矛盾,产生了冲突。如果你因此坏情绪持续了一个月以上,或者是断断续续地持续了二个月还是搞不定情绪,但生活工作社交什么的都还是正常进行的。这就是一般心理问题。就像离婚了,失业了,想起这件事情就郁闷,但平时生活和其他社交还是照常继续进行。

    严重心理问题有可能起因也是同样的事情,甚至有可能是从一般心理问题没有去解决,坏情绪持续二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生活工作社交都受到严重影响。朋友的陪伴劝说都没有用。还有可能看到其他一点小事也很不爽,所谓的整个人都不好了,往往就是已经变成严重心理问题了。

    问题当然是越简单的时候,越容易通过咨询解决,有可能几次就搞定。严重心理问题就要有周期性的咨询疗愈过程了,就像蛤蟆先生,做了十次咨询,获得新生。

    可见,心理问题和其他疾病一样,预防甚于治疗,而不是视而不见,让小问题积累演变成大问题。比如严重心理问题持续超过半年以上的,没有治疗的,甚至会发展为神经症,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等,很痛苦,但又没有任何可证实的生理上的问题。

    再来说说第二个问题:谁为心理咨询负责,为什么?

    所谓谁来负责,就是谁想要去做心理咨询,并愿意支付费用。两者缺一不可,愿意支付费用,反映了你愿意为改变付出的代价,金钱是代价的一部分。蛤蟆先生的第一次心理咨询是朋友们的强烈推荐,同时还是朋友獾付的钱。苍鹭医生告诉他,谁付钱谁来咨询,不付钱的就不是自愿来咨询的人,起码意愿不够强烈真诚。当你想让自己变好,不是为了不辜负朋友亲人的期待才去做咨询,这个时候,你找心理咨询师,才能通过签合同的方式,形成真正的合作,在咨询过程中,自己才会成为一个主动参与的人。

    过去,我接触过一些求助者,看起来他们也会来咨询,想改善自己的情绪状态,但不怎么想付费。第一,总觉得聊聊天开导下就够了,第二,觉得费用是笔负担,不想承受这个负担。还有一种是自己不想来,真的是被家人或者朋友推着来的,甚至家人朋友还不敢告诉这个需要咨询治疗的人,需要多少费用。凡是这样,都是还没有到咨询合作的契机,因为他们本人的改变意愿不足,动力不足。试想下,是不是有些人没有感觉很难受的时候,也是拖着不看病不吃药,等到情况越来越严重,严重到自己难以忍受了,就会开始找医生。心理上的困扰也是这样,大多数人不会在问题还小的时候主动寻求帮助,只有痛苦难忍才真的想改变。这是比较遗憾的地方,却也是认知程度和人性弱点决定的。

    至于需要进行多少次的咨询,一般问题需要四次以上比较多,严重问题通常不少于十次。具体确切的周期,就像书中说的,取决于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共同努力,但归根结底取决于来访者。除了需要定时进行,那地点是不是也得固定呢?通常是固定的地点,但也不是不能变动,只要来访者觉得舒服合适,适合咨询交流就好。咨询师做的只是助人自助的事情,用倾听和提问的方式,来帮助来访者思考和成长,真正帮助来访者的是他们自己。

    心理咨询不是算命,没有人直接给你一个宿命论的答案,让你听话照做。相反,如何做,思考决定的人是你自己。

    我是叶澄诺。如果我的文字或相片,替你精确地表达了你曾想表达的悸动,说明我们曾在不同的时空里,经历着相同的心路。

    那么,点个赞或是留下你的评论。如果觉得值得,让我们互相关注,共同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咨询的二大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tu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