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26的第11次课程,又接触到我们熟悉的外化技术,这也是我很喜欢并且也觉得很实用的一门技术,刘老师强调我们不要把它当做技术,而是当做一个态度。
焦点所去看待来谈当事人所持的信念是:
当事人不等于他们的问题,当事人是当事人,问题是问题,我们要试着把人和问题分开。
问题常发生在当事人与人的社会互动之间,而非当事人的个人内在。
有问题并不是暗示当事人有弱点,来谈问题,只是暂时让当事人卡住或者是困扰之处而来谈问题之外的其他部分当事人是足以应对的。
所以说当事之前可能由于周围人的评价判断,指责和批评,让当事人逐渐的内化了的感受:我就是问题,问题就是我的这一部分,用外化的方式重新的拆解、分离。用全新的视角去感受它,体会它,并且寻找自己与问题合作的方式、相处的方式,以及足够有能力应对的方式。
当事人从一个无力无助和迷茫的状态,变成了问题的主人,问题的掌控者,问题的把控者,所以也会有更有力量资源去面对和解决它。
当事人更容易看到自己例外的部分,不是说问题一直影响自己,而是说自己也有去更好的去面对和处理他的时候,这就是成功经验的挖掘。
屁股决定脑袋,当自己换位在问题的位置上往往会看到问题可能不是自己的敌人,有可能他是我们的朋友,他是想来提醒或者是保护我们的,这样也会让我们跟问题的相处更加的接纳,更加的愉悦。
有的时候问题未必一定要解决重要的是建构解决之道,当问题一时无法去解决的时候,学会与问题和谐相处与问题并存,并且找到新的平衡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