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馒头。
今天分享的内容呢,是“互联网三级火箭论”,这是关于产品线拓展的方法论,那什么是产品线呢?
简单来说,每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公司,都会有自己的产品矩阵,类似的说法就是产品线。例如一说到腾讯,大部分就会想到微信、QQ等等,说到360就会想到安全卫士、安全浏览器,说到搜狗就会想到搜狗输入法、搜狗浏览器,说到小米就会想到小米手机、MIUI、小米家居等等;这就是他们的产品线;
那么,互联网三级火箭策略,就是关于产品线的方法论。它已经经历了多次市场的考验,诞生了搜狗、小米、360、腾讯等一大批的巨头企业;
火箭大家都知道,人类幻想几千年的“上天”,最初就是在火箭的帮助下实现的;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通过三级火箭推送技术,实现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这是历史里程碑,貌似讲偏了,原谅我这小小的民族自豪感-。-;
咳咳,继续说三级火箭;
我们平时看到的交通工具都是只有一节,汽车是一节,飞鸡是一节,火车看起来很多节的样子,但是从动力上来说,也可以理解为一节;
按照物理学角度,火箭如果为一节的结构,那基本上太空梦就只是梦了;
在火箭的结构中,包裹燃料的部分需要很厚的火箭壳,如果火箭只有一节,那么这一节又要承担推动任务,又要拖着飞船,基本不可能。
德国科学家也实验过,结果是凉凉;二战时,德国V2火箭就是一级机构,最多就飞100公里,距离飞出大气层还有200公里。
但是,总有聪明的人能想出办法;
科学家们想到了多级策略,火箭做成多级结构,当一级贡献完自身价值,就从火箭上丢掉,靠着上一级的势能,剩下的继续向前冲;
那么问题又来了,几级才合适呢?
经计算,当以1吨卫星为例,需要149吨重的火箭(包含燃料),三级需要77吨,四级65吨……看到这个数字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貌似级数越多越省钱;
其实不然,级数越多,危险系数成倍增加,且技术更加苛刻;
最终,科学家们得出结论,三级结构是目前最好的将火箭送到外太空的结构;
传统三级火箭的目的,是突破大气层,将飞船送到宇宙;
核心是,它是自己推动自己。三级结构中,上一级给下一级赋能,最终达到目标;
很多企业将这种动力结构,用到了自己的产品研发和业务拓展中,这就是互联网三级火箭;
按照互联网历史来说,第一个实践者——腾讯;
第一级火箭——IM工具
1999年,腾讯诞生,第一款产品就是QQ,最初叫OICQ,O是open的意思,寓意免费;
QQ诞生之初就是一个IM聊天室,更简单说就是一个工具;
凭借着免费和陌生人社交,QQ获得了很多的用户,但是Open的策略,让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颗粒无收,因为产品免费,大量的用户并不是大量的钱,可以说当时的腾讯相当痛苦和艰难;
第二级火箭——社区
第一级火箭的成功,让腾讯有了坚持的理由,但是一天天亏本也不是办法;
2005年的时候,韩国有一款社区产品cyworld,当时火爆一时;
在BBS和博客泛滥的中国互联网,这种“个性化空间+社交网络”于一体的产品模式,给中国互联网好好上了一课;
很快,QQ zone上线了。。。
从那时起,很多人对于QQ的依赖性慢慢发生了转变,大家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了UGC属性的QQ zone上了,人们开始在空间上传照片,发表动态,内容越来越多,用户黏性进一步增强;
QQ是IM工具,有了QQ zone,用户之间的社交黏性、用户虚拟自我的感觉得到了很大的升华,腾讯的护城河得到了巩固;
第三级火箭——数字内容分发
也许你对数字内容不太熟悉,举个例你就知道了,语音、视频、小说、游戏等等,这些都可以算是数字内容;
得益于大量的用户基础,以及用户对于QQ的黏性,腾讯走上了贩卖数字内容的道路,最成功的就是游戏;
并且腾讯验证了一件事,游戏是世界上变现能力最强的手段,没有之一!
QQ只是个IM工具,直接用来推游戏,自然是不切合产品定位的,但是QQ zone就不一样了,自带社区属性,大量用户聚集,休闲类游戏在当时这个平台推广是再合适不过了,从那时起,腾讯站住了脚跟。
百度和搜狗的故事
2003年,正值百度诞生3周年,在北京的搜狐大楼里,张朝阳给了王小川一个任务——带六个人干掉百度;
搜狗开始的时候,谷歌和百度都没上市,加上当时搜狐的业内地位,可以说是有机会逆袭的;
事实证明,还是百度的膀子更粗;
百度在做搜索前,手里有两项关键性的业务;
- 为门户网站做搜索服务提供;
- 机房托管,也就是管理服务器;
这就说明百度的强,不止搜索技术优于对手,而且对于流量的理解,也远远优于对手,包括还未退出中国市场的谷歌;机房托管业务使其能够随时知道国内互联网大部分流量的动向。
理所当然,2003年的搜狗败给了百度,互联网商业是“产品、流量、转化率”的比拼,搜狗产品技术比不过百度,流量理解更不如百度,结局可想而知。
但,王小川不认输!
第一级火箭——搜狗输入法
2005年,王小川天才般地发现了输入法市场,他做了搜狗输入法;
但是当时,输入法市场都是免费的,一般人肯定不会选择这条战线进行突围;
第一年,搜狗输入法市场占有率2%,整个团队都傻了;
但是之后,王小川就像开挂了一样,2019年搜狗输入法奇迹般地做到了市场占有率70%以上!
现在看起来,方法很简单,在当时盗版横行的年代,搜狗借助“雨木林风、番茄花园”这些盗版系统的内置,迅速打开了市场,历史证明渠道的重要性;
随着输入法的推广,搜狗得到了大量的用户;
第二级火箭——搜狗浏览器、搜索引擎
在有了大量的用户之后,搜索引擎这个金饽饽依然在王小川脑子里挥之不去,这也许就是他们那代人对于搜索引擎的执着,周鸿祎也有这个梦;
但是,当时所有的门户网站用的都是百度搜索,王小川恍然大悟——搜索引擎做了没人用一样是白搭,为什么不自己做个浏览器呢;
但是张朝阳不这么想,IE都没能把Bing搜索盘活,王小川肯定在忽悠他;
不过,接下来的一年里,王小川背着老板把浏览器做上线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大事发生了。
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搜狗成为独立子公司,王小川的小宇宙爆发了;
搜狗浏览器开始推量,同时搜狗搜索的量开始上升,两年拿下了10%的份额。
第三季火箭——商业闭环
通过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稳定的盈利模式,形成了搜狗的商业闭环,搜狗站了起来;
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搜狗也得寻求新的发展。
在这期间,王小川拒绝了周鸿祎,清退了阿里,拥抱了腾讯作为搜狗的大股东;
事实证明王小川的眼光是很有前瞻性的,作为拥有最大内容社区、最大流量源头的腾讯,在与搜狗搜索引擎的化学作用下,诞生了搜狗新三级火箭;
与腾讯结合后,搜狗的三级火箭发生了变化:
- 第一级火箭:来着腾讯的头部流量。做百度做不到的事儿,如今,搜狗在移动搜索80%-90%的流量皆来自腾讯,QQ浏览器导入的广告就占到了70%。
- 第二级火箭:内置搜索。用户在微信内、QQ内等不同的场景下,都具有搜索的诉求,搜狗得天独厚地满足了这些场景。
- 第三级火箭:商业变现。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你应该对三级火箭的理论大致有了解了吧,如果还觉得案例不够,可以看看今日一起推送的 “[实例] 巨头们的三级火箭” ,里面全是三级火箭的应用实例喔!
总结一下三级火箭的大致模式:
- 第一级:头部流量
- 第二级:沉淀某类用户的商业场景
- 第三级:商业闭环、变现
首先,头部流量一定是能集聚用户的,是能走量的业务,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燃料;
然后,第二级火箭要等够把流量沉淀下来,让用户和产品之间产生黏性,让用户对产品产生一定的忠诚度,留住用户;
最后,利用传统的商业模式进行盈利;
这时候你肯定会想,那不是所有公司都能这么玩儿?答案是:那可不一定。。
玩三级火箭,去掉三个字,就是玩火。
三级火箭有几个必须注意的点:
- 第一级火箭必须是高频产品。三级火箭一级推着一级往前走,三级互相递推,所以第一级火箭必须是高频产品,有点儿类似网站转化率和漏斗模型。
- 第二级火箭必须要在第一级火箭获得大量用户之后,迅速营造一个能够沉淀用户的商业场景。
- 第三,老板一定是一个势能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人。因为他必须具有强大的融资能力以及资源聚集能力,第一级火箭要想吸引大量用户,并且高频,必须是不赚钱的,反而非常烧钱,一般人很难让资本投入这么多钱。
- 第四,梁宁老师补充了一个,这个老板一定还得是个狠人。因为一级火箭就是抢流量,颠覆传统产品模式的,把别人河里的水抢到自己的水渠里,成就自己的河流生态。
通过这份理论,咱们可以对很多大公司的产品线或是产品矩阵进行分析,找出他们的三级火箭。
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产品线方法论,只是这是目前最具参考性的产品线方法论。
互联网充满无限可能,每个巨头都有自己成功的方式。不过你可以尝试用这套理论去分析或者自己实践,希望能对你的产品方法论带来新的启发和补充。
另外还有一篇文章,罗列了目前使用三级火箭的构造产品线的公司实例,你可以去我主页查看,或者去我的个人公号查看喔。
想要更多干货分享就快来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吧!!
花名:馒头
个人公众号:我是馒头
座右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