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1:孩子明天要参加数学期末考试,看起来很焦虑。父母这样讲,放轻松,我相信你能考好的。有用吗?这句话是没用的。第二句话说,你要是早点花时间学习,你现在就不用发愁了。更没用,这是讽刺、挖苦。正确的方法是这样说,你听上去很发愁,我打赌你肯定希望现在考试已经结束了,而且你已经通过了。你看,只要你说出这样的话,你不用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孩子就已经放松了,因为他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理解。
例子2:孩子正在玩你新买的珍珠项链,你不乐意,因为那个东西很贵。有的父母会这样说,我跟你讲过很多次了,不要动我的首饰,你真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你有没有强调他的感受?完全忽略。有的会说,不要玩妈妈的珍珠项链,小心弄坏了。这只是否定他,而没有理解他的感受。正确的方法是,你很喜欢我的项链,对吗?问题是它们很容易就弄断了,所以玩这些木头串珠或者围巾吧。这就是理解了孩子的感受,并且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正确的方法。
例子3:孩子用手抓意大利面,想想看,一个三岁的小孩拿手抓着吃,这时候错误的回答是什么呢?你用餐习惯真恶心,你太丢脸了,不要这样。或者说,我简直不敢相信,你这么大了竟然还拿手抓东西吃。这都是给孩子凭空带来很多压力的话,没法让孩子抵制用手抓食物的诱惑。那么正确的方法是,我知道用手吃东西一定感觉很棒,但全家一起吃饭的时候,我希望你用叉子吃,因为手上会有眼睛看不到的细菌,我们用手抓面的话细菌就会跑到我们的肚子里了。先肯定他的感受,你理解他的感受,然后再告诉他为什么这样做是不对的。
例子4:孩子很生气,跟你说,我要离家出走。这时候父母怎么回应呢?估计很多父母此时已经被气得火冒三丈,大声地说,好,走吧,我帮你打包,或者说你敢踏出这个家门就别再想回来了。也有的家长会摆出权威的姿势,说别犯傻了,我不想听到这样的话。这些话都不对,都没有能够感受到孩子的这种感觉。所以正确的答案是,你听起来很不开心,我敢打赌你肯定希望好多事跟现在大不一样。当你讲出这样的话的时候,孩子才会愿意跟你接着去说,对,我就是很生气。那为什么?然后一步一步地展开谈。
这就是孩子愿意跟你沟通的契机,孩子有时候不愿意跟你们说话,是因为他说什么我们就否定,他说什么我们就给建议,说什么我们就总是会有一大套东西等着,然后孩子只能做那个被教训的人。所以关于感受,这点很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