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们在船长(老板)带领下,进行了长达12+11小时的“倾听”练习,在结束的那一刻,很难说我具体收获了什么(笔记本上凌乱的记录着一闪而过的思想火花),但整个过程回想起来,如同徜徉在一首从心底流出的乐曲中,那些刻在脑海中吹拂过的痕迹,分明让我感觉到,我又继续走在改变的路上。
在练习中,我听着各位督导们的分享,我由衷的感觉到,自己与船员链接得很不够,没有体验就没有感受更没有发言权,那一刻我有惭愧的一瞬,也有了更多想去链接的冲动。那时那刻,回看上周每天两通至少150分钟的链接电话,我突然觉察,我再与小伙伴们链接时,曾经横亘在心头的“不舒服不适应感”消失了。
是的,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能够比较自如的随着对方的语音,慢慢的走入她的心里,带着好奇去询问她生活的点滴,探寻行为和情绪背后的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说,我很难掩饰什么。
面对债务累累又充满无力感的丽,我想回避,因为她会让我想起自己面对压力时的无奈与无力,除了叹息,我给不出建议,似乎无法帮到她,这让我沮丧,无法将课题还给她;
面对亲密关系中彼此冷漠没有沟通交流的艳,我无言以对,因为我内心也充满了对她老公的不认同,我做不到劝说她去发现对方的资源,看到对方的积极面;
面对生活漏水被todo list追赶的L,我连语言都是苍白的,我感受着她的压力,却很难将自己从那种重压下抽离,因为我体会到了自己的todo list扑面而来;
|……
我的确做到了对自己真实,但是,我却没有与对方建立起【建设性关系】。我一直在想,问题是出在哪里呢?
如果说,我怀揣着要帮助对方的想法,我会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沮丧;
如果说,我因为将自己投射在了她们身上,这可能激发了我的防御,让我无法去真的理解与共情,而是将自己代入……
种种,只是倾听,难道真的就够了吗?这是对方想要的建设性关系吗?如果不是,她要的是什么?
在持续的倾听中,我似乎触摸到了答案。
昨天,我们集体倾听J的故事的过程中,我经历了一次跌宕起伏的剧情。J从担心孩子不够仔细你说起,谈到了与老公长时间的疏离,再到她的人生不论婚姻还是工作还是方方面面都被妈妈牢牢控制的那种窒息感,我们一开始“故作聪明”的给了很多建议(当然后来发现那些建议是多么的可笑),随着故事深入展开,我们说不出话来,被绝望扼住……
我深深叹了口气,问她:那,能怎么办呢?
J开始继续诉说,她与朋友合开的瑜伽教室,她备考教资时夜夜拼到凌晨1点,拼命付出的种种努力……她顽强的去开垦出自己的路,一点点去试着掌控自己的人生。
我能感觉到,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让声音听上去正常,虽然已经泪流满面。
J并没有意识到,她这一路走来自己发生了多么重要的变化,哪怕此时的她仍然还在种种关系中痛苦的压抑着自己,看不到自己身上的资源与能量。通过她的倾诉,我们的倾听,我们只是允许了自己随着她的故事去感受,彼此却都得到了很多的疗愈,这就是“建设性关系”吧。
今天的主角是JH,一位在我们看来有胆量有自信又勇敢果断的小伙伴。这个春节,我们从她的简书连载中,看着她穿越了与公婆和小叔子的矛盾不合。
我问她“现在家里情况怎么样了”,就此打开了话匣子。她慢慢回忆起了这几年重组家庭是如何走到一起,她通过一次次的学习提升自己,直面两个家庭的冲突,化解矛盾努力融合,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人生慢慢的朝她所期待的那个方向发展开去。
如果说昨天跌宕起伏,那今天真是一个让人心情舒畅的励志故事。同样的,我们只是倾听,JH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语音结束之后说道,她也没有如此这般的来梳理和回望过自己的这段经历。
这让我想起了昨天的J,她也是在倾诉之后,“梳理”出了自己的资源,看到和肯定了自己的成长。
在倾听中,我对当事人放下评判,在当事人身上照见自己,在倾听中我似乎也完成了某种对自己的倾听;
在倾听中,我也学习着更诚实的面对自己,喜欢就是喜欢,无力就是无力,而这样一段时间之后,那些我曾经做不到的部分,也慢慢改变了。
这两天,陆陆续续有督导来链接我,我们无一例外的都谈到了自我接纳。我是一个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有高标准和严要求的人,现在想来,回望与肯定自己的成长与收获,哪怕是关于【倾听】练习之后,对于自己细微变化的觉察与看见,在这种自我肯定中,我也感受到了自己越来越相信“倾听的力量”。
关注自己“拥有的经历的”,而不是自己“欠缺的”,这看来真的是通往自我接纳的一条捷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