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内核的角度讲,中国是群体意识,西方是个人意识。
怎么说?
群体意识,就是思考问题以群体为中心,比如国、家、单位等;个人意识,就是思考问题以个人为中心,比如个人。
在此,只论述中国人的群体意识,不谈及西方人 的个人意识。
如何讲?
试举一例:中国的婚姻观。
称号,一般来说是荣耀的。不过现在,有一些年纪轻轻的人就被冠以“剩”这种现象性的称号,很显然这种称号是不荣耀的,若能把这种称号当做荣耀的人,当真不简单,我们应该给予敬佩。
剩,取“剩下”之意,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好的,比如剩饭剩菜,现在把它放在“人”的前面来形容人,可想而知,也不愧为一种时代性的发明和现象性的创造,而且是讽刺的,不过这种讽刺是必须的。
这些莫名其妙地被附上“剩”,甚或还没被附上“剩”的称号的人一回家,父母着急了。他们高举“全是为了你好”的旗帜,“理直气壮”,“凛然正义”,诠释大义,直接点的父母,则明火执仗地老生常谈;含蓄点的父母,则旁敲侧击地含沙射影,无不乐此不疲,可谓不辞辛劳,全心全意。关于真诚与用心,我相信没有人会怀疑。
一些“剩”人可能受不了轮番轰炸的叨叨絮絮,和父母矛盾骤增,甚至撂下狠话,要一“剩”到底,成为“斗战剩佛”,要嫁你嫁,要娶你娶,看你能咋样。呵呵,何必呢,何苦呢,要学会理解、沟通。任何的问题都不可能是单方面的原因,须从多个方面去理解、沟通,找到问题的症结,才好对症下药,寻摸出一个折中的法子。
他们为什么这么急着催结婚、介绍对象、相亲?
结婚好比下菜馆吃饭,点菜的是别人,可吃饭却是自己呀。
难道他们不明白?
其实,这里面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群体意识。
在中国,家是社会的最小组成单位。
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国是由家组成的。
那么。
什么是家?
家,是由一些亲密的具有血缘或结缘关系的人所组成的一个小集体。在中国,最理想的家的模式就是四世同堂,最差的家也是夫妻两人。
在中国,没有个人这个概念,或者说个人的分量很小,家就是社会最小的组成单位,不可再分割。
家的概念也就是一种群体概念。
所谓成家,就是组成家庭,指的是谁与谁组成一个家。如果说是一个人,何来家、成家之说?一个人去当了和尚或是尼姑,意味着离开了这个家,所以叫出家,和尚和尼姑外出化缘,说的好听是化缘,不好听那是要饭,故此,很多人都愿意施舍,所以叫施主。施主愿意施舍可能是图个心安,又何尝不是出于可怜?因为他们是无“家”可归的人,是很可怜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因此,当阿 Q 欺负小尼姑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义愤填膺,觉得阿 Q 的下场是“活该”,因为,连“这种人(无家之人)”你都欺负,还是人么?
对于中国人来说,家的意义是很大的,地位仅次于国。
家是你的港湾,家是你坚强的后盾等等,无不说明家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在中国,最凄苦最可怜的人不是残疾人病人,而是孤儿、鳏夫和寡妇,尽管他们的身体可能很健康。
为什么他们是最凄苦最可怜的人?
因为相对于组成家而言,他们是最困难的。因此,组成家的难易程度就成了衡量凄苦可怜的标准和尺度。
古代的冠礼说明你成年了,结婚了才可以称之为成家,成家了才是大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个观念,已在很多国人尤其是老一辈人心中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意识。
现在,你到了成家的年龄,为什么不成家?
不成家,只能说明你有问题,不然为什么不成家?
此时,这些“剩”人回家了,街头巷尾都在窃谈某某家的某某女或某某男都这么大把年纪了怎么还没有对象。
是不是没人要?
是不是道德上有什么问题?
是不是身体有问题?
等等。
在“这方面”,他们的想象力是惊人的。
归根结底就是你这个人“不正常”,不然为什么不结婚不成家?
当你的父母听到这些议论、见到这些眼神时,会作何感想?
这里我有一个疑问,他们肯定不会当着别人父母的面议论他们的子女,夸夸还行,哪这些父母是怎么知道的?
嘿嘿,肯定是这些父母平时也议论过别人或是听别人议论过,所以心领神会。如此,谁家的父母愿意承认自己的子女有问题?如果去反驳,那又该如何解释“不结婚”这个问题。父母也没法子只好催促子女赶快结婚,只要结婚了成了家,一切“谣言”不攻自破。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你不仅是你自己,你还是这个“群体”的一员,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果你做了什么不道德的事情,那么全家的脸上都无光。
这就是群体意识。
现在的年轻人受了西方个人意识的影响,已在完全的群体意识里,融入了个人意识,并体验到了个人意识所带来的快感和自由,这和老一辈的完全群体意识会产生冲突,而这种意识冲突是很难调和的。全部认同,肯定不妥;完全否定,也非上策。
那该如何解决呢?
两个字:忽悠。
当然,是善意的忽悠。
生活需要忽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