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幸福家庭建设者詹蕙芹,今年49岁。
我立志:十年成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君子。
我敢愿:帮助100个家庭找到回家的路,打开幸福家庭的大门。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方子老师《幸福的经验》(二期)之“蹲下来,举起他”
我们说,孩子上幼儿园,是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在这个时间段,父母和孩子一起上路、分头成长,这个时候,我们如何与孩子建立起一种强有力的链接,这是我们送孩子上路,走上正道,关键的一步。今天我们的中心内容分享就两个字,叫平等。
第一点我们说平等是蹲下来。怎么做呢?大人蹲下来,就像和孩子一般高一样。借他的力,轻轻举起他。那什么叫一般高呢,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就理解了。你看我儿子六岁的时候上小学,每天晚上吃过饭,那爸爸呢就会看一会电视,儿子就到了该学习的时间了,他就会到里边屋子。我会悄悄地把房门关好,尽可能地保证他学习的安静。有一天啊,按照常理是一样的,我就去收拾碗筷,他就进屋学习,然后我给他把房门关紧了。
可是呢,过了一会,那房门关了一条缝,过了一会关严了又开了,我悄悄地过去一看,这个孩子啊,正坐在门背后用耳朵在听电视,其实那一刻作为母亲的心理,我想你们和我都一样,感觉特别心疼儿子,真想抱着他出来看个够。可量又不行,因为他上学了,学习呀,是要有好规矩的。
从那以后,我呢每天吃完了饭,简单地一收拾,再也不把这个时间作为己有了,我是先陪着他走进房间关上门,和孩子坐在一起学习,学习的时候在桌子两边,他一会呢看看我,我偶尔呢也看看他,我们俩点点头不说话,就这样我学我的,他学他的,慢慢的这个孩子的心就踏实下来了,也没有多久,他就养成了自己学习的习惯,其实那个时候,我坐在他的身旁,和他呀,我觉得就像同学一样,就这样陪着,不长的一段时间,他就有了这样好的学习习惯,只是一开始孩子刚上学,在家开始学习,爸爸妈妈要带上他,陪他一段。你会发现,以后当你慢慢离开的时候,他也一样的,就在那里坐着学习,好规矩好习惯,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践行出来的。不是我们仅仅提个要求,给他定了一些规矩,要引导他种下好规矩的种子,再引导他一步一步地支做,当然好规矩是做出来的。
蹲下来,举起他,把自己啊,那一刻还原成孩子,成为和他一样的人,孩子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你,父母更容易借着他的力,把他举得更高,相信他的天空也就更加开阔。
第二个 平等是互动。有一个小游戏,大约是四岁的孩子开始做的,那这个游戏呢,其实也是哈佛大学提供出来的。据说啊,这个游戏可以改善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凭什么呢,游戏就有这么在的魅力吗?这个游戏的名字叫藏猫猫,主人翁是孩子与爸爸,那一开始孩子蒙着眼睛,让爸爸藏起来,孩子来找爸爸,那这位爸爸呢,就藏在壁橱里,故意的还把一脚伸到外边来,不一会儿,孩子找爸爸找爸爸,一下子就发现了、抓到了,以为这是什么,爸爸输了,孩子赢了,于是孩子就尖叫着、欢呼着,两个小手拍着使劲地抱住了爸爸。一遍又一遍的玩,一遍又一遍的欢呼着,他在庆祝着自己的胜利呢。小孩子喜欢,玩了一遍又一遍。
人都是这样,内心呢都隐秘着这样一份对成功的渴望,小孩子也不例外。那么这个简单的游戏,我们要悟到的是什么?它背后延伸出三种含义:
第一种是给孩子逞强的机会,孩子以胜利者的姿态,建立了自己的自信,开发他幼小心灵的潜能和智慧。孩子可贵的性格里,少不了我认为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开朗和勇敢,那这一点呢,关键在于大人在小时候对他的引导和保护。
第二、大人啊,也给自己示弱的机会。爸爸输了,孩子赢了,爸爸找不到藏身的好地方,爸爸好紧张,一时间,孩子怎么样?就反弱为强,甚至会有保护和同情大人的心理,这一点呢它会点燃孩子的辞让之心这个小火苗,从小让他学会体贴、照顾更多人,引导孩子心里也能装下更多人。这一点我们都认为,这是爸爸妈妈对孩子们了不起的贡献。
第三这叫双双受益,双赢。那在一定的时间、场合内,共同的、快乐的拥有一段难忘的时刻,一老一小,轻松地面对输赢,快乐地争强好胜,快乐也开发潜能、快乐地礼让进退。氛围很重要,我们看,小游戏大智慧,它在提示我们,陪伴孩子啊,大人要放下身段,身心都要专注在孩子身上,这叫什么?叫高质量的陪伴。这种陪伴的本质也在于道在低处。父母蹲下来,一场场游戏、一次次互动,传递给孩子的是喜爱、理解和尊重。孩子在正能量的氛围里,会成长得更快,吸收的养分更多。
第三点 平等是同理心。当他害怕的时候,理解他、引导他。有一位妈妈就分享到,她的孩子在三两岁的时候,第一次帮她洗碗,孩子用沾满洗洁精的小手抱着好几只碗,结果太滑了,不小心把碗落到了地上,全部砸碎了,当时孩子怎么样,很惊慌。那一刻,妈妈赶紧的蹲下身子来,拉着孩子的小手,还轻轻地说,宝宝真了不起,都能帮妈妈干活了。妈妈的话,一下了就缓解了孩子恐惧的心理。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从小到大需要被修理,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被认可、被鼓舞,允许他一次又一次地试错。该干的、该坚持的,需要大人给他们指一条明明白白的路。母子的心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贴得更紧了。不对孩子们的失败和错误进行过多的指责,就会逐步培养出孩子赢得起、输得起、拿得起、放得下的优秀品质,这样的孩子呢,安全感和自信心就比较充分,承受挫折的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强大起来。
我们看以上三点表达的是:第一、平等是蹲下来;第二、平等是互动;第三、平等是同理心。
最后,分享一个比较激动人心的小妙方,只有一个字——哇!
有一天,一位妈妈路过公园,看到前面有一个小朋友,一只手拉着妈妈的衣襟,一只手拽着大大的白色气球,走着走着一阵风吹过来,把大气球一下了飞到了天上去,这位妈妈说啊,我在后面紧张坏了,心想这孩子非哭不可,非闹情绪不可。可是人家这个小孩子就看着气球往天上飞呀飞呀,然后竟然拍着小手欢呼起来,“哇”一声,还说气球飞得好高啊!这位妈妈说,我站在后面,看着兴高采烈的小男孩,觉得特别感触,这个孩子给我这个当妈的上了非常重要的一课。
你看就这声“哇”,表示的是一份惊喜是一份释放,也表达的是一个孩子开朗的、快乐的心胸,就这样欢欢喜喜送走了一个气球,却给自己留下的是好心情。接着这个妈妈就分享了自己的一个经历,说后来有一天啊,我的孩子把我最喜欢的茶壶掉在地上,打碎了。当时孩子非常紧张,甚至小脸都吓白了,我跑过去轻轻地也是哇了一声,跟孩子说“杯子掉在地上的声音真清脆!”然后孩子就激动地搂住妈妈说“妈妈,你太好了,我爱你!”那一刻,其实我和孩子都很轻松。
通过这件事我就想到了,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都 有一些尴尬的时候,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如果能够满怀喜悦的像这个孩子一样的一声“哇”,远比悲观失望的“唉”更令人振奋,一声“哇”表达出来的时候,其实马上就有了好的念头,也就换回了我们的好心情。这两种态度所产生的效果,当然截然不同。
在每天的生活中,难免会有多多少少的烦恼,有时候我们能扛过去,有的时候扛不住,心态就不好了,念头当然也不会好,甚至产生了大量的负能量,这负能量一出来,对谁都不好。重要的是有了不好的念头,心就不好了,对吧?心一不好,自然事事物物就没有好的结果。
所以,当生活中出现意外的时候,请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唉声叹气,我们立刻转过来,积极地面对生活,面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我们陪养孩子,就从放下身段,蹲下来开始。蹲下来是尊重生命,蹲下来是自己内心的回归,蹲下来是道在低处,蹲下来是举起一家人的幸福,举起一个兴旺的家族。
我们共同祝福孩子们快乐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