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子慧
感恩老师智慧和慈悲,带我们体会五指禅,引领我们走在这条自性光明的大道上。感恩为云上谈心默默付出的所有师兄,感恩来自全国各地的师兄们,感恩你们的精进和参与。
我为“我”代言,要去了悟“我”是谁?
虽然早就体会到自性,照理说我应该为自性代言,但以前我经常为念头代言,因为以前我认为念头就是自性的妙用啊,所以我常常站在念头的层面,为念头代言而不自知,并不是真的为自性代言。这个是有本质不同的。大家可以去细细体会看看。
自性,世上的一切都从它而生,在一切中它最尊贵。
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是我们的妙真如性,一真一切真,道属于悟,不属于修,就是回归我们的本来面目。
有感触好还是没感触好?参加过共修的师兄也许都体会过,没感触时的自在清净更好,对吧?有感触时归根结底带给我们的是痛苦和烦恼,因为外在的感触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遇到好的感触的时候我们就会贪爱执取,遇到不好的感触时我们就会排斥抗拒嗔恨,有感触最终带给我们的是不是都是痛苦烦恼?对吧?关于有感触好还是没感触好,我在共修体会觉性时深刻体会到没有感触时的清净本然的状态非常的自在快乐,关于这点虽然我刚进道场的时候就领悟到了也明白了。
但对于念头层面是有感触好呢还是没感触好呢?直到最近两个月我才真正心甘情愿认了确实是“没感触好”,没有感触时没有念头的状态好。
以前知道有念头,知道没念头,知道就可以了,不会去头上安头,不会去强行压制念头,不去分别评判,不去念念相续。但我一直有个认知,觉得生命是活生生的鲜活的流动的呀,六根门一直完全开放着,你关不掉呀,人又不是木头,不是石头,也不是死人,怎么可能没念头呢?所以我觉得应该善用念头而不是守住一个没念头。正因为有这样的认知,所以我的念头还是蛮活跃,那时我认为念头是自性的功德,念头是自性的用啊,怎么可能守住一个清净本体呢?怎么守呀?没法守,守不住,守也是一个念头。在这种认知下,日常生活中,我知道有念头,知道没念头,知道念头的来来去去,知道就可以了,有时有烦恼起来的时候,当下见观当下变,烦恼也很快变化着过去了。所以也蛮清净自在的,虽然也有烦恼,但观空或认这一见很快就可以化掉烦恼了。
最近一两个月,因为一个因缘,内心对生命究竟是怎么运作的起了疑情,就开始不断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或打坐时,去观察六根门的生命现象,更认真深入细致地观察生命的整个运作过程,对五个手指头反反复复从下往上体会,又从上往下体会,对自己观察到的某些点,内心不是很确定,就一直想从外在找到正确答案,但一直不得其果。前两周共修回家,当我把念头厘清后,我才清晰地知道自己是想要把微妙的心识运作过程和行为的运作过程彻底搞明白,以前只观察到比较粗浅的层面,最近观察得更深入细致精微了。兜兜转转从外在没找到答案,后来把念头厘清后,答案便自动现前。就翻出两年前看过的《阿毗达摩论》,才发现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已经清楚说明了一个人每一个心识的生灭刹那与心路过程。终于在经典中验证了自己的一些观察,找到了答案,非常开心,也很感动,当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难怪说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无比感恩历代佛菩萨和祖师大德们把这么殊胜的经论传承下来。
两年多前,还没有接触五指禅时,曾学习过这本经典,现在体会五指禅两年后再来重新看《阿毗达摩论》,更多的是种验证。最近温习了《阿毗达摩论》后,更坚定了我对体会五指禅的信念,也使我更感恩秦老师,更珍惜五指禅,真的是无价之宝,所有终极答案都涵盖在五指禅里了,提纲挈领,简单直白,直奔究竟。我一下子幡然醒悟,前一两个月的所有观察总结为一句话其实就是“所见相变化”,通过这些我搞明白了厘清楚了,我并不想成为一个佛法的研究者或理论家,余生我不想让自己迷失耗费在“变化的所见相”里。
现在我明白了:修行就只需做一件事,就是认祖归宗,认“不变的能见性”,认这一见,别无其他。只需要不断扎根在“能见性”里,在“能见性”里耕耘,而不是在“所见相”折腾个没完没了。需要树立正见,要时时刻刻见性,而不是时时刻刻在念头里翻腾着相。根本的大方向一定不能错。不论从哪一门下手,都要在性上用功,而不是在相上蛮修瞎练。当下见观当下变,是时时处处回归当下见,而不是在当下变里绕圈圈。
而认本性的那一认也还是个念头。本性一直在,不需要额外去认一下。“有寻有伺。无寻有伺。无寻无伺。”大家体会一下,既不寻找,也不等待,这是怎样的状态?关于认本性,我的体会是有个次第,有寻有伺。无寻有伺。无寻无伺。刚开始的认本性的认也是个念头,提起一个念头去认本性,观察念头的观察也是个念头,注意力、聚焦、意识的投注、作意、寻伺……都还是一个念头,万念聚于一念,最后把那一念也放下。安住在当下见。最重要还是自己亲身去体验。
当我们用念头去想象去预设没接触的那种干干净净明明白白的状态时,常常会误认为那是无聊的,孤独的,没有存在感的,是消极无为的,所以我们并不喜欢那样的状态,但其实那些都是我们念头的以为,真正去体会一下,就会明白,哇,没接触的本觉,是多么清净自在,快乐美好啊,干干净净明明白白,明明白白干干净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啊,并不是消极无为啊!
当确立了念头层面也是“没接触好”时,最近人一下子清净了很多,因为念头不会去没事找事了。即使念头又去找事了,就还是回到当下见里来,安住在当下见里,回归到“没接触的”的本觉中。正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以前很容易把“念头”当成我,念头太愚痴无明了,念头总是冲在前面。现在念头安份了很多,消停下来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我以前的认知认为:在日常生活动态中,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有丰富的情感,敏锐的思维,如果没念头那岂不成了枯木一根?怎么生活?那种境界压根不是我想要的,也是凡人不可能做到的。但最近当我就只做一件事,就是认祖归宗,认这一见,别无其他。当我这个信念一确立以后,当我不再去贪爱念头的时候,当我把无明一念彻底放下的时候,那些平时容易思来想去的模式一下子就自动瓦解消融了,然后惊喜地发现,哇,原来无念之念才是真念。这个不是很难做到,是以前太喜欢念头了,把念头和自己的真生命绑架在一起了。特别是去年开始做中医养生后对我启发很大,念头实在是太内耗了,各种疾病根本原因都是因为念头的执着和内耗。《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以要身体健健康康,就放过自己,放下那些执着的内耗的念头。因为但凡只要有一丁点愚痴无明的念头就会痛苦烦恼。当放下了那粘着的缠缚的无明一念后,发现那才是大自在呀!极乐呀!当念头层面也体会到并心服口服地承认确实是“没接触好”,这样念头不再主动造作了,当下见观当下变,依性当下自律,随缘善用无住。回归当下见,就像GPS自动导航一样,缘起性空无所得,性空缘起无所住。我感觉自己现在修行可能才刚开始入门。以前都被不靠谱的念头给忽悠了。
念头寻寻觅觅终于发现真相了,念头开始投降了,终于舍得下念头了,心甘情愿放下念头了,真不容易啊,人总把念头把精神世界心灵世界误认为是自己。很惭愧,学习五指禅两年后才真正明白念头层面也是没接触好,无染觉性,真好!接下来要练习基本功,观空解脱有,时时回到观空。其实观空很简单很容易。那为什么会觉得不容易呢?觉得不容易的是念头,而不是观空这件事本身。当我们放下念头后,就能随时随地体会到观空的简单容易。虽然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观空解脱有,但基本功不扎实,还是会被小念头带跑偏的。以后我要老老实实每天抽时间出来观空,这个太重要了,要向师兄们学习。
好,我的汇报就到这里,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请老师和师兄们多多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