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父母最应该教孩子的3项本领

父母最应该教孩子的3项本领

作者: 首席策略官 | 来源:发表于2018-09-08 00:08 被阅读38次

如果可以,

我愿意把所有的爱都给孩子,

我想这应该是天下间所有父母的心声。

那么,到底什么是爱?

是关爱,是友爱,是宠爱,还是仁爱……

我认为,爱分两种,一种有形,一种无形。

有形之爱,看得见摸得着,是物质生活,衣、食、住、行……

无形之爱,看不见摸不着,是精神生活,快乐、健康、友善、诚实、自立、自信……

那么,父母最应该给孩子的爱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本领,生存的本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一起探究下,我们最应该教给孩子的3项本领。

01  自我保护

昨天中午和同事吃饭,突然聊到了一个话题:

我们最应该教给孩子的本领是什么?

一位四岁孩子的宝爸说道:“是安全意识吧,我最担心孩子出点什么事?我会要求她必须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有事立即拨打。”

顿了一下,又说道:“再年长一些,我也会给她立规矩,对人要有礼貌,要诚信……”

他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每周五六,都会坐动车回去看望女儿,陪一陪她。

另外一位宝妈则说道:“我赞同明星的观点,我对我女儿的要求也是安全问题,不许接受陌生人的东西,甚至如果有小朋友欺负她,我也会让她别忍着,去告诉老师,或者还击。”

母亲对孩子的爱,已经超出想象。

对于孩子,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父母教会孩子的第一个本领,就是安全,一种自我保护的防范措施。

自我保护是孩子的人生必修课,家长要肩负起孩子第一任安全老师的责任。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每天近40多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及交通或安全事故。

据统计,中国每年约7万名儿童被拐卖,相比之下,美国仅约100名儿童被拐卖。

据统计,中国每天有1名儿童被性侵,2015年高达503起,2016年433起。
“女童保护”数据显示:中国两亿多儿童中,可能有2500万儿童遭受过猥亵或性侵。

血淋淋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安全问题,否则一旦悲剧发生,追悔莫及。

那么,怎么教儿童做到自我保护呢?

针对4-12岁的小朋友,家长要反复叮嘱:

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和饮料;

不要让陌生人随意碰触自己的身体;

不要让陌生人进屋;

不要独自离家玩耍;

不准边充电边玩手机;

不准玩火及燃火工具;

不准玩刀具;

不准违背交通规则。

说了很多不准,但可怕的事情仍然会出乎意料地发生,原因何在?

很多家长懊悔是疏忽,是麻痹大意。

我认为是好奇,好奇心害死猫,更何况是心智尚未发育完全的小朋友。

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我们越是“不准”,他们就是越“好奇”。

如何做到更有效约束,指引?

我认为应该以结果为导向,通过举例让其认识到“不准”的重要性和教育意义。

比如,为何不让玩火?

因为某某家的小朋友因为玩火,把家给烧没了,现在只能流浪,吃不好,睡不好。

你愿意这样吗?

孩子就会在心里建立“玩火=流浪,等于饿肚子,等于睡在大街上”,好可怕。

孩子对事物认知不清,仅有基本的判断能力,如果我们只是“模板式”的教育一下,那就适得其反了,抑或埋下祸根。

由此,上面的“不准”,可以变换一下:

接受陌生人的东西=见不到父母

让陌生人触碰身体=身体受伤害

让陌生人进屋=家里丢东西或见不到父母

独自离家玩耍=见不到父母

被电、流浪、流血等等。

这些就是心智教育,在孩子认知范畴内阐明利害关系,对孩子的行为加以约束。

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小朋友参加社区消防演习或看一些讲安全防范的公益电影。

针对12-18岁的孩子,我们要正确引导:

要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识,必要的时候父母亲自陪同看《儿童犯罪心理》纪录片;

要正确地对待性早熟问题,必要的时候父母要亲自讲解,合理引导;

用真实案例阐明见网友或玩网恋的危害。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父母为了孩子成才或不输于同龄人,为其报各种班,如口才、声乐、舞蹈、美术、英语等等,唯独忽略了安全课。

安全是父母要教会孩子的第一课,也是第一种自我保护的本领,切勿忽视。

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因为很多悲剧就是在心存侥幸的心理下发生的。

心存侥幸闯红绿灯,结果……

心存侥幸下湖游泳,结果……

心存侥幸一个人走夜路,结果……

在侥幸面前前,死神并非良善。

针对安全问题,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命都没有了,其他还有何用?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爱孩子本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找对爱的表达方式。

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是世界上最美的爱、最无私的爱、最真实的爱、最不可或缺的爱。

02  好的习惯

古人云:“言传身教”。

传什么,教什么?

我想再也没有比好习惯更适合的答案了。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

查·艾霍尔说过:“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作为父母,你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有样学样,也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

你对父母呼来喝去,孩子也会照样对你;

你爱吃懒做,孩子以后就会啃你;

你花钱大手大脚,孩子以后就会挥金如土;

你爱说谎话,孩子以后就会谎话连篇;

你不讲礼貌,孩子以后也不会以礼待人。

有一天,在微信群看到一个小视频,深有感触,视频里讲的是一桌吃饭的故事。

一位婆婆想要夹肉吃,很担心被儿媳妇说,就小心翼翼地,结果夹了几次,都没夹到。过程中,免不了遭儿媳妇白眼,最终只能夹些青菜。后来儿媳妇还是不满,就让婆婆去墙角蹲着吃,只给了些咸菜。儿子几次想说话,但看到媳妇脸色不对,没敢吱声。这时候,小孙子看不过去了,就想夹些菜给奶奶,妈妈仍然不依不饶,差一点把婆婆的饭碗给摔了。小孙子急了,一句话让妈妈一个趔趄,“小心点儿,别摔坏了,我还得给你留着呢!”最后,儿子媳妇又把老人扶回饭桌,热情地夹菜。

视频可能是为了博人眼球才拍摄的,但这背后恰好说明了一个问题。

你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你的孩子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

你经常做恶人,他就会做恶人,你做经常良善之人,他也会做良善之事。

习惯会传染,习惯具有巨大的力量。

现在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父母都严格要求孩子不准玩手机,自己却每天抱着手机通宵刷微信、刷抖音、看小说、看视频、打游戏。

孩子有样学样,也把注意力放在手机上,久而久之,视力下降,小小年纪就开始戴眼镜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将好的习惯传承下去。

比如:

爱讲卫生的好习惯;

早起早睡的好习惯;

尊老爱幼的好习惯;

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运动健身的好习惯;

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保护动物的好习惯。

好习惯一旦养成,终生受益。

有位作家回忆道:“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要感恩父亲有读书的好习惯,自己耳濡目染,也爱上了读书,而读书又改变了我的生活。”
《超越原生家庭》中说:“每个人都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各种观念、行为习惯也会伴随我们一生。”

言传身教,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则是父母需要教给孩子的第二本领。

03  自强不息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我认为,父母最应该教给孩子的第三项本领就是自强不息。

自强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自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品质。

世界是多变的,我们不能陪一直陪在孩子身边,他们要求学、工作、成家、生子,他们要面对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等等。

雏鹰总会长大,搏击长空,翱翔九天。

如果做不到自强不息,他们又怎能独立于社会,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各种磨难。

也许有人会说,只要我们做的足够好,给他们打下一片天,他/她们又何必要经历苦难。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这么想的,他当上皇帝后,为了后世子孙得享太平,他殚精竭虑地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杀掉了几乎所有对后世子孙有威胁的将领、人才,并规定朱氏皇族可以不劳作得朝廷永世供养……可结果呢?永乐帝赶走侄子建文帝自己当皇帝、贪污腐败的官员纵横朝野、宦官滥用职权谋害忠良、流浪街头或饿死家中的皇室成员不计其数。

为什么,世事难料,我们连自己的未来都掌握不了,又如何能把控孩子的未来。

那么,如何教孩子学会自强不息呢?

我认为要从四个方面来说:

第一、要自信。

自强始于自信,没有自信的孩子很难做到自强。自信是一种信念,一种魅力,一种精神,是一种鼓舞,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信仰。

如何做到自信?

要始终相信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优势,不断地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提升自信心;或以小博大,通过小事的成功,积累自信心。

第二、要坚强。

自强要以坚强为后盾,成功之路布满荆棘,没有坚强的意志,很难做到披荆斩棘。

对孩子来说,父母可以阶段性布置一些稍有难度的任务让他们独自完成,以提升意志。

比如每天坚持跑步30分钟、游泳30分钟、练钢琴30分钟、练毛笔字30分钟等等。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没有坚强的意志,稍有困难就停滞不前,遇到难题就畏首畏尾,如何成就自强。

第三,要学习。

学习是自强的催化剂及助燃剂,没有相应的知识、阅历积累,很难做到自强。

韩愈有言:“业精于勤,荒于嬉。”

意思是应该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精通学业,只顾玩乐只能荒废学业。

只有学习才能丰富头脑,才能应对各种变化,才能在繁杂的社会中立足。

未来之战,是知识的竞争。

第四,有理想。

理想是自强的行动方向,否则就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一事无成。

理想即目标。

恰如康德所说:“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想要自强,至少要知道方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以上三项本领关乎孩子一生的成长,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要教会孩子。

最后,发一波福利给大家,推荐一些书单:

建议父母多看看《正面管教》、《儿童行为心理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爱的艺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说孩子才肯听》等等。

晚安,祝君好梦。

相关文章

  • 父母最应该教孩子的3项本领

    如果可以, 我愿意把所有的爱都给孩子, 我想这应该是天下间所有父母的心声。 那么,到底什么是爱? 是关爱,是友爱,...

  • 相互学习

    相互学习,互相进步,这应该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最本质的关系。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教孩子怎么爬,怎么翻身,怎么坐,教孩子...

  • 父母应该教孩子什么?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什么? 自然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配合。 孩子都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可是庇护之下的孩子的差异却极其不...

  • 我是最棒的父母

    我是最棒的父母 是的 我是最棒的父母 在孩子做对的时候 我对孩子说声:谢谢 我常请教孩子 因为我知道请教孩子 能带...

  • 从启蒙到小学,抓住阅读3大阶段,直接影响小升初

    就算再不会教孩子的父母也知道,读书是最应该教会孩子的事,除了衣食暖足,现在的爸妈最担心的无非是如何育儿成才,如何给...

  • 家长是因材施教最适合的施行者

    目前,我自己也在教孩子,说说一点点心得。父母教孩子比老师去教孩子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心思。最了解你孩子的还是你自己...

  • 父母必须要教会孩子4种思考方式

    思考似乎是人类自然而然就会掌握的一种本领,基本就不用学就会。所以现在的父母会教孩子语文、英文、数学等相关知识。但这...

  • 父母应该如何教孩子学英语?

    If you're prepared to adapt and learn, you can transform....

  • 我是最棒的父母

    我是最棒的父母! 是的,我是最棒的父母! 在孩子做对事的时候 我对孩子说声:谢谢! 我常请教孩子,因为,我知道 请...

  • 说与我

    父母管教孩子天经地义,但管教应该是管理和教育,而不是打压和强迫。 父母应该是让人回想起来就感觉温暖的词汇,而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最应该教孩子的3项本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tk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