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绳记事

作者: 原疯不动 | 来源:发表于2019-10-03 20:16 被阅读0次
结绳记事

练书法的人可能都会知道,篆书字体中总会有很多圈圈和线条,或者说篆书就是由线条和圈圈组成的。

一直以来不明所以,而且以此为繁,视之为怪状,将篆书却之于练习书法的大门之外。

如今才知道,篆书是从“结绳记事”演变而来。

这里,有必要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中国文字的一些基本常识。

中国文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伏羲画卦。所谓一画开天,一划分阴阳。“一”既是伏羲八卦中阳爻的符号,也是所有文字的始祖。这一画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是划时代的,是伏羲仰观天象,俯察万物,洞悉天地阴阳变化的智慧结晶。这一画在今人看来好像极其普通和简单,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追根溯源,没有将中国文字放在天、地、人的关系中去理解、体会。

第二阶段:结绳记事。自从知道古人有“结绳记事”这么一回事之后,一直纳闷用绳子打结能记什么事?这也是我们不懂古人天人关系的表现。“结绳记事”记的主要就是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古人认为,人类是上天创造的,就像上天用一根绳子将人类降到凡间,而人类寿终正寝之后又可以顺着这根绳子重回天上。人类一代代繁衍,就用绳子按顺序为子子孙孙打个结,做个记号,有点像现在的族谱图。绳子越来越多,绳结也越来越多,形成庞大的网状结构,但最上头那一根永远是通向上天的,让人们记得自己的根源所在。

第三阶段:仓颉造字。结绳记事发展到一定阶段,终究是不堪重负。估计是绳结越打越多,通往上天的那一根绳索独力难支,不得不发明一种新的记事方法,这时候仓颉应运而生。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书中记载他根据“鸟兽之迹”来造字。《淮南子》中说,仓颉作书,“天雨粟,鬼夜哭”。什么意思呢?天和人本是一体的,是天通过绳索将人降到凡间的,如今“结绳记事”已难以维续,仓颉要砍断这条绳索,创造一种独立于上天的文字。所以上天伤心痛哭,为了让自己的子民在地球上继续存活下去,所以天降粟米。今人可视之为神话传说,当然也有我杜撰的成分,但无可否认的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万物同源”的世界观、宇宙观。

第四阶段:成型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经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一直发展至今,进而由繁体字演变为当今的简体字,成为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符号和工具。

恕我直言,有多少人将汉字仅仅作为符号和工具来使用?或者多学一些生僻字当做是一种知识储备?至少我曾经如此。

汉字简化后的现状也确实如此。以至于一些有识之士振臂疾呼,意图让人们回归到中国文化的本源,将中国文字放到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去重新学习,重新认识。

现在网上经常出现一些指责,说某某书法家总写错别字,说这个字多一点,那个字少一横,说这个字少了偏旁部首,那个字不该这么用,等等。可以说,个别的指责可能是对的,但绝大多数是因为今人不知道汉字演变的历史,甚至不懂汉字的文化内涵所导致的。

我们现在的简化字只能说是一种规范字,是为了文字的统一而全国通用。但纵观整个中国文字的进化史,现在的简化字仅仅是其中的一环。随着简化字表现出来的种种弊病,说不定今后的文字还要继续演变。

就像当初秦始皇为了统一文字,宰相李斯将小篆统一为全国通用的文字。但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属性又决定了“传承”是无法回避且必须尊重的客观事实。李斯的小篆也是如此。

小篆不是李斯发明的,而是秦国当时使用的文字,当时流行的还有大篆。因为李斯是书法家,秦始皇为了统治的需要,所以才命李斯规范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这是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诸多举措中最重要的一项。仅从这一点上说,秦始皇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而后人记住他更多的是“焚书坑儒”。

李斯在规范小篆的时候,依然遵循了文化传承的基本原则,汉字的形、声、意得以继续保留。

以“系”字为例,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系”字就像一根糖葫芦串,其实就是“系”字最根本的意思——在绳索上打结,一连串的结。

结绳记事

特别是小篆的“系”字,两个绳结上面那根绳头通天,绳结之下分成三股绳索,代表子孙繁衍。而至于为什么是三根绳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代表天、地、人三才。三才中,只有中间那根是通天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亲属关系中有“直系”和“旁系”之分。“直系”为根,“旁系”为辅,这就是古人造字的思想根源所在,也是中国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篆书的“人”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根绳子垂落而中间分叉,不仅表示人的父子血脉关系,还表示人的源头在天上。而且更代表“人类从天而降,分阴分阳,男女相交,生生不息”的文化价值观。

不得不承认,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就是文字的诞生,而文明得以存续发展的根本也在于文字。

文字是野蛮和文明的界碑,也是人之所以成为文明之人的根本所在。而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汉字的精神和文化内涵才是根本所在。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仅停留在对简化字做表面的辨识上,停留在汉字的“符号”“工具”属性上,无异于自断我们的文化根脉。

这也是我们很多时候看到某个字、某个词,只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的重要原因。我们只是因为日常习惯和所处的语言环境,在脑海里形成了条件反射,对文字形成了一种固有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后天训练得来的,而不是对一种文化从根本上理解认识得来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在大脑中突然闪现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字是这样写的?为什么这个词是代表这个意思?

就好像“图书”。

“图书”一词太司空见惯了,太平白无奇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为什么是这两个字?为什么这两个字可以代表书籍的总称?这两个字所代表的意思和文化内涵又是什么?

“图书”其实是《河图》和《洛书》的简称。我们可以百度一下就能查到:

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之理,被誉为"宇宙魔方",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河图”的这个“河”,指的是“星河”。星河,银河、宇宙也,寓意极多极广,玄妙无穷,深奥无尽。河图本是星图,其用为地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也。“洛书”之意,其实就是“脉络图”,是表述天地空间变化脉络的图案。一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人所说的图书并非简单的文字、图案成册,而是天地阴阳、五行八卦、天人合一的智慧源泉。

莫再鄙夷古人的落后愚昧,愚昧的是今人被所谓的现代科技所蒙蔽。今人的智慧似乎远远比不过古人记事的那一根绳索,绳索的一头永远通向人类敬畏而未知的上天,而另一头,渺小的人类就像绑在绳上的蚂蚱一样,永不休止地做着愚痴可笑的挣扎。

相关文章

  • 结绳记事

    漂浮在流云间 轻掩着的月光 究竟是轮回了多少世代了呢 仍旧 无法涤去 那一抹似乎 从未抑解的忧伤 我仰望 含泪的眼...

  • 结绳记事

    听说又有台风了。天气变化剧烈。 阳光已经不那么耀眼。带点柔和。特明净。 早上坐车到莲花桥附近时。隔着车窗看了看远处...

  • 结绳记事

    重新设计server底层框架,有时间看下skynet的sharedata的实现。

  • 结绳记事

    练书法的人可能都会知道,篆书字体中总会有很多圈圈和线条,或者说篆书就是由线条和圈圈组成的。 一直以来不明所以,而且...

  • -结绳记事

    剧一 场景一:穿着时髦的女郎,坐在公交车上。在思考着什么,脸色忧郁。 (悠雅的背景音乐) 场景二:时髦文艺的女郎,...

  • 《结绳记事》

    2019年12月27日 今天天气 清晨起雾,冷雨霏霏 午后白云飘飘,夜晚静稍冷,夜空星星闪耀 今日标题为何不以读书...

  • 结绳记事

    墨记·日歌(壹仟壹佰伍拾肆·2022.3.10) · 结绳记事 文/叶潇(湖北) · 把生活里的故事,挽成一个结 ...

  • 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 文/砚小鱼 第二结。接受星光的指引,为一切的野兽和花草命名。最开始我们爱上自由,我们顺水而居,我们以风为...

  • 结绳记事

    “这是什么?扭起来好看吗?”我问妈妈 “这是你儿子搞得结绳记事。”妈妈回答我。 结绳记事?我的儿子,我想问问你,过...

  • 2018-02-28

    溯源 (一)、上古代第一套数理兼容的方案--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具体怎么记事呢?并无明确记载。计数很好理解,如何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结绳记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zo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