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读书
我与孔子的缘      —我读论语的心得

我与孔子的缘      —我读论语的心得

作者: 田舒欣 | 来源:发表于2018-04-23 06:32 被阅读0次
    我与孔子的缘      —我读论语的心得

          我和孔子的缘份由来已久。中学的时候并不懂得《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只是看见带有“子曰”的诗句就有一种特殊的认同感,于是就把这些诗句抄在书本的扉页上,或者是写一张小纸条放在铅笔盒里,以便随时吟诵。

          直到有一天,经历了人生至暗时刻涅槃重生的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打开了《论语》这本书,瞬间即被里面的文字深深吸引,才发现原来我与孔子早已结缘。为此,我不得不感恩生命、感恩经典、感恩圣贤。冥冥之中,或许真的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为我这个生性驽钝却又不甘平庸的人,指引一条路,打开一扇窗,点亮一盏灯!

        《论语》里面总共有20篇。第一篇是《学而》篇,它之所以被当作《论语》的开篇之作,是因为这一篇的头三句就表达了孔子学术思想的核心精神。所以,我想通过这三句,结合自己的想法,来谈一谈学习心得。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是“学习”一词的来处。“学”有两个含义,一是觉,即自身所具备的对外界事物的觉知、觉识、觉悟的能力;一是效,即模仿、效法,是一切学问的基础。“习”在古代,其实不仅是今天学的意思,还有实践的意思,也就是在生活当中去实践、遵循、贯彻的意思。即学以致用、学而不厌、反复不已、自强不息的意思,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对所学知识的机械式的温习、复习。如果说“学”乃关乎“习”,“习”则关乎“行”。孔子的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知而能行之,不亦说乎?”可惜今人不解圣意,以为学乃纯为求知,习即反复温习,抽离了学问本身所蕴含的学在己身、道在行中的实践意义,故而使学习过程偏重于记录、提问、作业,使学习目的执着于考试、求职、竞争,求知和行道两不相关,自然失去学习的乐趣。今天的学生苦学多年,由于厌学以至于弃学,甚至高考前撕书、烧书,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有朋”二字,也有作“朋友”、“友朋”的解释,均可通。朋友二字可以拆开解释,“一同学习的人曰朋,志同道合的人曰友。”何以有朋自远方的,不亦乐乎?其乐何来?我认为其乐在于,朋友或师弟子之间的关心,不同于血缘亲族,前者以道义合,后者以亲情合。有朋自远方来,足以证明一个人“德不孤,必有邻”、“道不远人”。在孔子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所以我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的类和群是没有时间和空间局限的。古代交通不便,道阻且长,必是近者先悦,而后远者始来。难道这不也是人生之乐吗?

        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一词,本指君王之子,即在位有爵之人。孔子则赋予君子以道德内涵,使君子成为一个高于世俗爵位的理想人格。“人不知而不愠”点明了人我关系的互相对待,重要的在于要讲“恕”。孔子崇尚为己之学。为己之学、但求在己、不欲人知、不假外求。他人不知自己,丝毫不妨碍自己的进步;而自己不知别人,则须扪心自问。因此《学而》篇的最后一章孔子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此类表述《论语》中反复出现,无非告诫世人,在处理人我关系时,要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所讲到的“恕”的原则,互为表里,如出一辙。孔子之所以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关键就在于此。

          这些应是我与孔子结缘的收获,虽然人生兜兜转转,这份缘,来的似乎有些迟,但所幸它毕竟还是来了。其实,我想只要是喜欢读书的人,都应该寻找这个缘,把握这个缘,扩充这个缘。史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不仅中国,将来此书,应成为一部世界的人人必读书......因此,我认为,今天的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我想,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管现在有多少人已经读过《论语》或者正在读《论语》,亦或即将读《论语》,孔夫子,早就坐在那20篇泛黄的竹签里,虚席以待,翘首以盼。2500年的历史长河,他等来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等来了子思、孟子和荀子;等来了司马迁、扬雄和班固;等来了杜甫、韩愈和柳宗元;等来了欧阳修、范仲淹;等来了朱熹;等来了曾国藩;等来了康有为、梁启超;等来了王国维、陈寅恪......我知道,夫子还在等,并且还会一直等下去。等你,等我,等他。等世世代代、前仆后继的中华儿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孔子的缘      —我读论语的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ah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