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水獭与义鹰——读《中国美食哲学》(9)

水獭与义鹰——读《中国美食哲学》(9)

作者: 泡泡泡菜 | 来源:发表于2018-12-22 22:56 被阅读0次

DAY9 天道(4)

既然“天”在生民心中的地位如此之大,大于皇权。既然,古时的一切食物都依赖于天的恩赐。那么对天的崇拜就成了最自然的事。

国之大事

《左传》里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就是祭祀,戎就是军事。这两项是国家事务中最重要的大事。

从祭天到祭地;从祭祀日月星辰到祭祀风雨雷电;从祭祀鬼神到祭祀山川河谷;从祭祀五谷之神到祭祀五方上帝;从祭祀宗祖到祭祀灶神,中国的先民们几乎无神不祭。

请问:“人祭拜上天是因为人能感知天恩,用祭祀来感谢上天。”这句话对吗?

我们先不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讲两个很奇怪的事。在战国时期《逸周书》中记载有七十二种与动植物的日常行为和反应,并将这些变动记载到农历里,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七十二物候反应。那请读者一起来读一下,虽然有点长,但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特别是第一次读到的时候,我就是这样。

立春: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鱼陟负冰)。

雨水: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动。

惊蛰:惊蛰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

春分: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始电。

清明: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

谷雨:谷雨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其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

立夏: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小满: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麦秋生,麦秋至)。

芒种: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鵙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

夏至: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又五日半夏生。

小暑: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壁,又五日鹰乃学习(鹰始击)。

大暑: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又五日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

立秋: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

处暑: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五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

白露: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

秋分: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坯户,又五日水始涸。

寒露: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又五日雀入大水为蛤,又五日菊有黄华。

霜降: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

立冬: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

大雪:大雪之日鹖旦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荔挺出)。

冬至: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

小寒: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鸲(雉始雊)。

大寒:大寒之日鸡始乳,又五日鹫鸟厉疾(征鸟厉疾),又五日水泽腹坚。

不知道聪明的你,有没有在其中发现一些非常神奇的事?你一定注意到了,或许你这时正也在猜想这是什么原因?

image

相关文章

  • 水獭与义鹰——读《中国美食哲学》(9)

    DAY9 天道(4) 既然“天”在生民心中的地位如此之大,大于皇权。既然,古时的一切食物都依赖于天的恩赐。那么对天...

  • 品哲学

    读哲学,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首先需要读哲学史。中国哲学可以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史》、胡适的《中国哲学史》...

  • 读《中国美食哲学》(一)

    DAY1,序与引论(一) 导读 这是一本讲什么的书? 按作者的话来说,这是一本越过餐桌上的繁华,探寻中化饮食价值观...

  • 读《中国美食哲学》(二)

    何谓美食哲学 哲学就是搞清楚物物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食物和人类的关系是什么呢?从吃饱到好吃,从...

  • 读《中国美食哲学》(三)

    DAY3 引论(3) 昨天谈到什么是美食哲学,通过找到食物与生命的关系;除了滋养生命之外,食物让人了解了天地变化,...

  • 读《中国美食哲学》(四)

    从什么是美食哲学到美食哲学的第一层烹调哲学,我们逐步了解到美食哲学的更核心的地方。 中国美食哲学的核心体系的见感思...

  • 中国哲学史笔记(一)

    第一讲:导论 * 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与哲学史 *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 * ...

  • 为孩子建立完善健全的价值体系搭好脚手架

    《漫画趣读小古文——哲学小记》顾名思义,就是用孩子们非常喜欢的阅读方式——漫画,来传授中国古文中关于哲学的小故事。...

  • 源点——读《中国美食哲学》(五)

    时令、阴阳和合、五味调和、本味、食疗养生这五点是构成中国美食哲学核心,那中国美食哲学的原始逻辑在哪?它的发展是否遵...

  • 南橘北枳——读《中国美食哲学》(28)

    这一章都在讲本味。昨天第一篇讲了水,水做为万味之本,它是无味的,但是正是它的无味,让它可以承载一切味,于是它又是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水獭与义鹰——读《中国美食哲学》(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aw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