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布置任务,到底多少合适?
之前带孩子看过英文版的小猪佩奇,当时还很爱看,但是还很难看懂动画片的意思。
后来孩子基本上都看懂了,就想给他增加一点难度。
结果有这个想法不要紧,刚一说出口,“原原,咱们往后每天多读几遍小猪佩奇。”
他妈妈立刻补了一句“嗯,每天读10遍。”
弄得我突然一时间也没有反应过来,觉得孩子既然看得懂,而且单词也几乎都认得。读下来应该没什么问题。
结果孩子突然马上就哭了起来。“10遍…10遍太多了!”
不得已我和孩子商量着来,两个人决定每天读5遍。
可后来真正读起来才知道,还是读一遍,都得费半天劲,即便是很熟悉的第1集,也需要大约8分钟的时间。
然后我们决定每天读三遍得了。
但这读三遍也并没有坚持多长时间。
…
这段时间自从跟孩子一起设计了一下自己的游戏之后,我又打起了继续和孩子训练英文阅读能力的念头。
而这次,我们是从每天一遍开始读的。
慢慢的再从一遍增加到两遍。
而现在这个阶段基本上稳定在了每天两遍的基础之上。(其他中文阅读材料除外)
…
有些时候你会发现,布置一项任务并没有那么简单。
既不能拍脑袋,也不能拍大腿。
既需要循序渐进,也需要激发对方的积极性、主动性。
这是一个“调试”的过程。
我们既要让对方明白任务的真实内在的意义,也要让对方明白这项任务对他到底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帮助。
在对方能力增长的过程之中,逐渐调试出和他匹配的训练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