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不是谈恋爱。
最近一直混迹在学校的一个非正式考研自习室,人不多,没有奇怪的味道,不吵闹。
这就满足了我要自习的所有要求。
想起以前上大学,也很不喜欢那些特定的用于自习的地方,被“仪式感”的感觉其实挺不好的。
那时候我喜欢一个处于边角的小教室,坐在靠窗的位置。因为教室太小,所以一般也不会被突如其来的“占教室”打扰。
现在也是。
1
我特别喜欢观察人。
最近待在考研自习室,对考研的感觉也真切了一点。在我座位的左前方坐着一个女孩儿,每天早晨我到的时候她一定在,我走的时候她也在,中午吃完饭回来她还在。
大多数时候她都带着耳机,抄写英语笔记。桌上还放有线性代数的书,但这一周来那本书似乎没怎么被宠幸过。
这姑娘应该是个很有条理的人,无论从她桌上书的布局,还是从我偶尔抬头看见的她整齐的笔记,无不显示出这一点。
考研是她一个人的战斗,我从未见她与这里的任何人有过言语。有时候相比于成群结队的叽叽喳喳,我竟挺喜欢这种一个人的前行。不孤独,不慌乱,一切都有条不紊。
看着她一个人默默奋斗着,我竟莫名的觉得,她一定会如愿。
2
我总是能听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快,一群人远。对这句话真正的理解还得感谢跑步。我是一个不喜欢跑步的人,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但是大学的某个时间我竟然坚持了整整一个学期,因为我有一个舍友和我一起,就这样,中间也许有过挣扎,但最终都还是坚持下来了。
可是现在我更喜欢一个人。到了研究生这个阶段,发现大家也都各有各的事情去忙,真正能总是约在一起做的事情太少了,索性一个人来的干脆。
一个人自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忽然发现其实“一个人快,一群人远”的真正内涵应该是在于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接着去寻求领域、寻求同频的人,而不是以前单纯认为的“约”。
3
今天和师兄一起吃饭,聊到了一个师妹。她和男朋友本科异地四年,最近男朋友来准备托福考试备战澳洲的一所高校,而他备战的这段时间成为他俩恋爱史中为数不多能够腻在一起的时间。我随性而又由衷的说:“要是我肯定早都分了,这么久异地,怎么受得了。”没想到师兄这个老司机竟然打趣我:“你这个流氓,人家重在精神交流,你不懂。”(呸,你才是流氓)
不过回头仔细想想,很多人认为的谈恋爱最佳状态应该是离得不远不近,想见的时候可以见,也有一定的距离让自己拥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你看,说到底,我们都明白,个人生活的终极意义在于个人,伴侣只是陪伴,却不能替代自己成为世界的中心,而一旦跨越这层距离,恋爱双方的地位天平则会倾斜,势必会导致“低微”的那个人很累。
所以,适当的学会一个人,不是挺好的嘛。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永远别怕等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