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经常遇到自己难决断,或者比较困难的问题时,会犹豫一下。
大部分人犹豫完了之后,会抱着侥幸的心理跳过去。
犹豫是怎么出现的呢?
认知高于问题,那么就很快做决断。认知低于问题,那么没法做决断。当认知和问题的难度差不多时,就会出现“犹豫”的现象。
就像到了十字路口,需要作出选择了,但是由于认知不够,只能犹豫。
虽然犹豫拉住了你,但是侥幸心理又推着你往前走。
犹豫就是你在和人性的弱点博弈的过程。不重视那个让你犹豫、徘徊的点,你就被弱点攻陷了。
例如,在考完试,估分的时候,在估简答题的时候,会犹豫不觉,最后会估的比实际情况要高很多,其实是人的侥幸心理在推着往前走。
考试估分对人的最后结果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比如需要向领导汇报项目时,有个别的地方不是太清楚,但是如果弄清楚需要花费不少精力,于是犹豫了……
很多人选择避重就轻,最后恰恰因为这个犹豫了,被老板给抓住了,或者有一天被翻出来了,因为这个点,让自己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犹豫的根源是能力问题,当前的能力不够去完全解决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一旦出现犹豫不定的时候,就立马锁定犹豫的根源,完警惕了,这可能是你的弱点了,想尽办法要让自己变的胸有成竹。
犹豫就会败北,果断就会白给。一旦出现犹豫不定时就要小心了,需要提升自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