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台山是宝地。
这是我第一次来时的感叹。如今,第二回来,我依然像第一次来时一样,对这座默默无闻地点缀在子午岭余脉上的小山充满了兴趣。
爷台山之闻名,始于1945年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反对派的爷台山反击战。
1945年夏,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蒋介石当局置中华民族危亡于不顾,无故挑起事端,制造摩擦,妄图发起内战。7月21日起,国民党36军暂编59师、骑兵二师向我爷台山发起攻击,我军苦战七昼夜,一时寡不敌众,暂时撤出爷台山及其以西41个村庄。
与此同时,国民党又以6个师3个团之兵力集结于耀县、淳化、彬县、黄陵和洛川一带,继而向边区纵深进犯。我陕甘宁晋绥五省边区联防军命令新编第四旅等增援关中,8月8日23时发起反击,经过三天激战,终于8月10日夺回爷台山,收复了所有失地。
时光荏苒,现今知道这场战役的人恐怕寥寥无几。但我提起近几年的热播剧《亮剑》,估计很多人或多或少都看过。像我这种对革命历史题材感兴趣的观众,更是前后看了不下十几遍。而《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将军就曾参与过指挥爷台山反击战。
站在爷台山的主峰上,我仿佛听到了那次战役震天动地的炮声、枪响和厮杀声。
张宗逊、汪峰、王世泰、黄华对那次战役的评价被铭刻在山中的石碑上,著名诗人艾青就爷台山反击战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诗歌洋洋洒洒,看得人激情澎湃同仇敌忾……历史伸手可摸,历史触手可得。
几十年过去,爷台山早已从硝烟中走出来,山依然为山:峰峦叠嶂、云谲波诡。
淳化耀县一带,称谓诸神,比如土地神、观音神、灶火神等等,均呼之“爷”,是为尊称。爷台之名,大概取义于此地自古存在庙宇神祗殿台。距离爷台山主峰西一公里处安家堡村,存有光绪二十五年庙碑,碑文有“我境之爷台,古有庙貌神祗,数年间遭其兵变,殿宇毁烬,实可伤哉”之语。这或许是距今最近的一段记录。除此之外,附近的崾岘村还存有元代修庙的相关碑记,由此可见爷台山祭拜神祗、修建庙宇之活动最迟在元代。
从爷台山反击战纪念馆旁的介绍处得知,爷台山还被称作大唐山。据康熙《淳化县志》讲,“大唐山亦名辰头岭,唐人于此取茶,俗称神兔岭。”“辰”字可意会为十二生肖中的龙,辰头岭从字面意思也可理解为龙头俯卧之处,可见前人对爷台山之“器重”。至于唐代的人在这里取茶,也未可知。从气候变化来推测,唐代时关中气候温暖,在爷台山种茶也不是不可能。
畅游“神兔岭”,兔子没见到,倒不时能望到野鸡淡定自若地彳亍在路旁。
此次携三五好友同游,在主峰观景台赏足沃野千里的美景之后,大家都有点流连忘返的意思,于是我们又向山的北面继续进发。逶迤连绵的爷台山,在春天这个烂漫的季节里,被野杏花、连翘花、桃花、紫丁香尽情渲染着……而去年夏天我来时,林木繁茂的爷台山,正苍松翠柏一片。原始的绿延伸着,从爷台山蔓延至四面八方。
爷台山真是一块宝地。
曾经,它被黎民百姓当作祭拜祈福之地,见证了无数的期待和渴盼。曾经,它和那场著名的战斗一起,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现如今,它生态、环保、绿色,处处都在展现着淳化人的热情:深呼吸,来淳化。
2017年4月9日 袁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