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和平美丽的上午,我们一家三口携手去中山公园寻柳。原是因为二岁半的宝刚学会背诵贺知章的《咏柳》,吵嚷着要去看看柳树的样子。
从3号门进去正是儿童乐园,一株白玉兰在草坪上盛然开放。再往前走,可见一片园林,有亭子,有假山,有流水。一路过去,红梅默放,老年人在石凳上打牌,鸟儿在树桠上的鸟笼里唱歌,稚童欢快极了,沿着台阶上下跑动。
走过木桥,一湾潭水映入眼帘。《长物志》云:“柳须临水种之,柔枝拂水,弄绿搓黄,大有逸致。”那么,在河边寻柳是不错的了。果真,一棵粗实壮大的杨柳斜卧河畔,柳枝大多还披着干枯棕色外皮,有几枝纤纤细条冒出三两只绿芽,微微张开,小嫩叶已露尖尖角。想着春的脚步再近一点,就可见“沿河柳色新”的风韵了。
西湖为赏柳佳地。犹记前年端午佳节一家开车前去杭州,我们沿苏堤缓步行走。累后坐在堤畔,湖边翠柳繁茂,垂阴似幄。微风匀来,云烟空濛,恍如梦中。又五六年前,斜倚湖边栏槛拍照,身后船舫游走湖中,左右两侧垂柳交萦。彼时彼景,人在画中,妙不可言。
也见过街旁的柳树,倚靠在单位院墙边。高三四丈,柳枝长长地垂下,叶芽像密密绒绒的蚕宝宝,盘娑布满整个枝条。这不正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景致嘛。风一吹,绿条摇漾着跳起舞来,把春的模样送到行走人儿的眸中——看,春来了!难怪沪上陆逸梅在《花果小品》中讲:“漏泄春光,柳条是属。”
此时的人们,总会稍停匆忙赶路的脚步,想要踮起脚尖轻抚柔柯,亦或站在柳树之下与她合影留念。如有可能,折柳插瓶,更为魂销意远。山东老家过清明时节,爸爸总会去地里折几枝发芽抽绿的柳条,放在家堂两边各一枝,再横插在门棱上方一枝,驱灾辟邪,保佑家人安康。
柳与“留”谐音,故古诗中写柳多与送别有关。最早吟咏当属《诗经》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李叔同的《送别》被广为传颂,也是我深深喜欢的一首歌。每每哼唱“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脑海中总会浮现一面场景:长亭下,杨柳青青。泪眼望君君不语,还未道“珍重”,已是夕阳西下。柳啊柳,你轻摇腰身,即便环缠离别之人,也抵不住离别之情啊!罢了罢了,折你送君,以待来日相聚吧。
古时交通不便,离别犹如生死相别,再见犹如天涯归路,因此爱恨情意绵长悠远。而今,交通便捷,通讯发达。相隔万水千山的两人,一条短信,一个视频,自可相见。所以你走我走,家常便饭;你留我留,轻而易举。自然也就难以体会思念的味道,更别奢谈“柳丝牵挽柳丝长”的情意了。
—————————————————————————
儿时在田野奔跑得自由自在,有风,有花,有草,有鸟。长大了,住在城市里,偶尔看到花、草和鸟儿,偶尔有风吹过,雨落下。“山有木兮木有枝”,能些许感知一木一枯荣,足矣。欢迎关注“木有枝”微信号!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青青柳色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