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十年经验的“老司机”收入比不上身兼八职的“斜杠青年”?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掉进“低水平勤奋”的陷阱而不自如?
到底什么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当前知识管理普遍存在哪些误区?
知识是不是掌握得越多越好?
什么样的“知识”才值得我们花精力去学习?
如何将知识应用到实处,实现知行合一?
《好好学习》,让所学的知识真正爆发惊人威力。
爱思考的成甲老师一.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有深度的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二.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做到极致,恰恰要学习“无用之用”。
我们一生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1)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2)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临界知识)。
掌握临界知识,深刻理解底层通用规律,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必修课,这对于每个人都有巨大价值。你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三.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哪两种心态?
1.底层心态之一:绿灯思维
绿灯思维: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积极地考虑新观点里有价值的地方。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有更底层的认识: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不再把对自己观点的质疑与自己这个人绑定起来。
2.底层心态之二:以慢为快
快速学习的前提是做到:结硬寨,打呆仗。(打通知识的阻塞,实现融会贯通)
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把时间花在重要的基本概念、有启发的观点和自己没想明白的问题上,都是非常值得的。
四.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是什么?
1.反思:提升知识掌握的层次
反思不是总结,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反思作用:
A.帮助我们发现知识的误区:跳跃性假设
跳跃性假设:未经理性思考、面对某种场景就立刻得出的结论,跳开理性思考的环节作出的假设,由于忽略了理性思考的过程,往往不是最合理的假设。
B.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
通过联想和联结,将生活中其他经历和经验串联起来,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过往的办法,能够将自己分散的生活经验进行重新组织,从而产生新的知识。
C.督促我们检查学到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每天反思,与之比较寻找差距。
训练反思能力的三个方法:
A.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每日写反思日记,反思日志不一定要记录大事,从日常的小事、小习惯入手,从思考问题的过程入手,我们就能找到改进的办法。记录自己的情绪和思考的问题,而不仅仅记录事情的结果。
B.把生活案例化处理
首先,我们要把生活中重要的部分选择出来,然后才能从中返现更有价值的启发,这个过程都是在锻炼反思的能力。
C.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流水账阶段;假设与初步反思;通过分类让自己思考生活;自定义最适合自己的日记方式;持续反思带来的隐形竞争力
2.以教为学
以教为学,也就是把教别人的过程作为帮助自己学习的过程。
技巧:(1)备课不能知道多少讲多少,而要为讲清楚这个问题大量查阅资料,购买书籍。(2)在备课中,一定要主动查询不同的观点和不支持自己结论的反面案例。
3.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最关键的还不是掌握工具的临界知识,而是要改变我们思考过程:有意识地应用更高级的心理表征解决问题,提升元认知能力。
刻意练习如何与临界知识结合应用?
A.对基本核心知识划小圈
B.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知识能力单元
C.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
五.如何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1.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
2.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
3.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
4.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把科学研究的严谨方法引入日常的生活思考决策中,如果你坚持这样训练,也能找到自己的临界知识。
六.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1.借助外部资源掌握临界知识
2.刻意练习掌握临界知识
(1)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练习
(2)大量地持续练习
3.临界知识与预见性认知
应激性反应与单因果思考方式、结构性反应与系统化思考方式
对问题的预见性认知=影响发展的结构(基础规律)+获得具体信息的数量与质量。
人们对问题的解释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现象解释、技术规律解释和通用规律解释。
现象解释主要是应激性反应,直接对表面的现象做解释;技术规律则要更深刻,能够找到这个专业领域的重要规律;而底层规律则跨越了专业限制,用更加基本的知识来解释现象。
七.7个核心临界知识
1.复利效应
复利的本质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在刚开始的时候,复利效应是很微小的、不易察觉的,但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非常惊人的效果。
2.概率论
主观概率简单说就是猜,我们掌握的事实与细节越多,主观概率的推测越准确。如果我们在判断问题的时候能够退一步,做外部的观察,从整体分布概率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判断就能更加准确。
第一.如果我们在大概率事情上持续投入,大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极大增加。第二.我们要有冗余备份、安全备份,防止小概率事件给我们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黄金思维圈
黄金思维圈最大的价值是透过问题的表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伪需求看到的是需求的what层面,而真实的需求是要在what的表象之后挖掘到真正的why。
4.进化论
在变化的环境里,行动的跟进常常是迟缓的,我们会在新的环境中与鬼共舞。因此,我们应该构建信息优势,让自己及时看到环境的变化。
但是,知道和做到是两码事,正确的方法论(精益创业)和模仿同级别最优秀人的做法,能够让你在没有冒险基因的情况下,更好地把知道变成行动。
5.系统思考
训练系统思考:关注“关系”而非“事物”;分析系统结构,也可以从历史情况入手;独立思考,快速试错,观察系统的结果;系统关键有时在信息制高点。
6.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只是一个结果的表象,真正推动这个结果的关键是系统正反馈。
在人脉管理中,我们拥有更多跨领域的重要人脉,就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解决问题;有了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有更多的人愿意与你合作,从而形成正反馈。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初始条件的细微差别都会带来结果的巨大差异。
7.安全空间
安全空间,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作,或在极端情况下,为了不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所做的准备。
为了构建安全空间,我们可以从三个思路出发:1.设计冗余备份,保证系统正常运作;2.提高决策质量,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概率;3.提升系统的反脆弱性,增强系统对极端事件的应对能力。
本书详细笔记:
第二章:“临界知识”的3个底层思维与方法,98%的人都不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