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切管理工作的中心。
管理,从了解员工的行为入手。
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对人员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员工难管”成了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是管理者最头疼的老大难问题。过去常用的讲道理、画大饼等管理方式开始逐渐失效,寻找符合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方式迫在眉睫。
出生在不同年代的员工,因为成长环境的差异,所产生的需求也会不同。对于出生六、七十年代的人,打工浪潮开始成为趋势,追求稳定的收入,哪怕苦点、累点也能接受;出生在八十年代的人,需求略有升级,希望有一技之长的工作作为护身符,技术工种成了这个年代人的热捧对象;出生在九十年代的人开始出现明显转折点,尤其是95后,开始追求工作自由,不再受金钱的束缚,工作干的不开心就离职,干一个月玩一个月也是常有的事。总之,了解不同员工的需求,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企业管理的核心资源是“人”,管理人的本质是管理需求。从人的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解决员工的真实需求问题,才能实现管理价值的最大化。
1. 管理员工的需求
管子曰: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知。
在管子的哲学里面就已经告诉过我们:做事情之前,先将奖惩条件如数逐一讲清楚。管理员工同样如此,制度在先,执行在后。管理者想要下属完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先明示奖惩条件,达成了怎么奖励,达不成怎么处罚,形成制度管理正向循环导向圈。
奖惩制度是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约束条件,适用于理性员工,解决不了非理性员工的问题。很多管理者可能遇到过这类员工,有事需要加班时,员工不配合,给加班费也不干,扣奖金也无所谓,做事风格我行我素。这种属于非理性员工,做事不顾全局,奖惩制度对他们这类人来说不管用,哪怕你磨破嘴皮,他那坚若磐石的心还是丝毫不会动摇。
小李是一家企业的部门主管,最近他部门新招了一位95后同事,从来不加班。最令小李头疼的是遇到紧急项目时,部门老员工都在主动加班加点赶进度,而这位95后年轻人依然是准点下班。小李问他为什么不加班,他的回答是“公司只付8个小时的薪酬,为什么要干12个小时的活”,对于此类员工,小李也很无奈,只能找机会替换掉。
管理员工本质上是管理需求,你满足了员工的需求,员工会满足你的工作要求。了解员工的需求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一个重要前提,不同时期成长的员工需求充满差异性,管理者应该先弄清员工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是什么,然后进行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马斯洛把人们的需求分成五类,具体如下:
1)生理需要:指的是人们需要的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等。它们在人的需要中最重要,最有力量。
例如:当一个人很饥饿时,那他极需要食物,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生存,这类员工以生理需求来激励下属。激励措施是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福利待遇。
2)安全需要:指的是人们需要稳定、安全、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例如:一个在外居无定所,四处漂泊。激励措施是职业保障,提供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避免员工受到双重的指令而混乱。
3)社交需要:指的是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的社交应用。
例如:人们积极社交,结交朋友,追求爱情。激励措施是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支持员工寻找及建立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
4)尊重需要:指的是人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
例如:努力读书让自己成为医生、律师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激励措施是公开奖励和表扬,颁发荣誉奖章、在公司刊物发表文章表扬、优秀员工光荣榜。
5)自我实现:指的是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潜能。
例如:企业家为自己所经营的事业能为这社会带来价值而努力。激励措施是给有特长的人委派特别任务,在设计工作和执行计划时留有上升空间。
随着企业中"人"的地位在不断提高,掌握并满足员工的需求便成了管理工作的核心,提升团队管理的效能,先从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开始,从观念上引导员工发现自我并创造价值,帮助员工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也是在为实现团队目标做出努力。
2.不同的思维类型
员工行为表现上的差异源于思维认知的不同,了解员工的思维层次有助于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不同的思维类型有着不同的需求,按照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说,分为固定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两种。固定性思维的员工寻求稳定,不喜欢变化;成长型思维的员工寻求挑战,喜欢在变化中找到生存的价值,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员工所对应的管理方式也不同。
(1)固定型思维
固定性思维的人是根据过往固有经验以固定的思维模式考虑问题,这类员工不喜欢变化的原因并不是害怕失败,而是更加相信自己过往所取得的经验。对于他们来说,未来充满太多的不确定性,只有固守陈旧的生存方式才会更加安全和稳妥。
团队中的固定型思维员工,管理者需要尽可能地提供安全和稳定的工作环境,对于工作上的变化尽量避开大起大落,采取循循渐进的方式进行引导,先从员工能接受的范围内推行,采用小步快跑的管理方式完成团队目标。
(2)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加倾向于探索未知,大脑中对未来充满太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喜欢接受挑战新事物,拥抱新变化,对学习和成长的欲望强烈。在他们的思维中,只有不断挑战才能创造出价值,不断创新才会有未来。
针对团队中成长型思维的员工,管理者需要负责扮演好一名点燃员工激情的领路人,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和成长空间,并明确告知团队目标和方向,管理者一边摇旗呐喊,一边纠正员工错误的行径,确保员工不会偏离正常轨道,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完成团队目标。
职场中,两种不同思维模型的员工表现形式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以一种最有利的方式完成团队绩效。
3.识别员工“伪表现”
员工的真实需求并不会轻易显现,往往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人们的心理需求总是习惯与表现相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说过:“一个人越是喜欢炫耀什么,就说明他越缺少什么。”很多人就是这样,越是需求什么,越是不愿意让人知道。所以,管理者想要从行为上去了解员工,先要从排除干扰视线的伪行为开始,常见的伪行为有以下3种:
(1)假装忙碌
很多管理者经常遇到这类员工,整天看起来感觉很忙碌,却总是看不到工作结果,但又不好说什么,这就是“雷声大、雨点小”类型员工。刻意准备是常见的表现形式,这类员工很少直接参与行动,总有发表不完的意见,不断挖出新问题,始终处于不断准备的状态中,直到最后错失良机,自己也有足够的理由说一切都是为了团队着想。假装忙碌表现其实是在掩饰自己的拙计,一直想表现,却没有足够的实力,只能出此下策。
(2)刻意较真
有时我们常认为“刻意较真”是属于一个人的性格表现,工作较真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越较真说明责任心越强,殊不知有时“刻意较真”也是一种伪表现中的一种,更是自欺欺人。比如说团队正在开会讨论一个方案的时候,总有人把眼界放在那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上,刻意分散会议讨论的主题,在小事情上浪费精力,表面上看起来很专业,其实这种较真就是属于典型的“伪表现”范畴。
(3)转移视线
所谓“转移视线”也可以理解为“替代表现”,常见的现象是每次大家都在讨论一个话题的时候,就有人跳出来引出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表面上看起来说的天马行空头头是道,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转移视线,以便掩饰自己的真实水平。这是以另外一种替代表现的形式来误导大家产生错误的混淆概念,以为员工很努力,其实也是半桶水而已。
职场中的伪表现可能不限于以上3种,如果管理者没有识别“伪表现”的火眼金睛,很可能对员工的真实需求产生误判,从而造成管理资源上的浪费。
4.认知不协调
认知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当管理者理解不了员工行为的时候,恰恰是对员工的认知不了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概念,指的是人的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相互吻合,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团队中如果出现知行不合一现象,那么团队一定产生更多的内耗和沟通成本,解决知行不合一先要从认知不协调开始。
哈佛商学院梅奥教授做过一个关于改变人行为的实验叫“霍桑实验”,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
有一次,梅奥曾在宴会上大谈《沉沦》的读后感。这个时候,现场有人附和说自己也看过这本书,也来谈心得体会,但事实上世上根本就没这本书。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指人品问题,而是双方认知出现不协调。
霍桑试验告诉管理者一个道理,改变行为可以提升认知。管理者可以通过自身行为举止、态度、情绪等反过来影响员工。管理者希望员工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目标,不妨先去引导员工去做这件事,也许等他做完之后,他就会找理由说服自己主动去完成这件事。
在人的认知范畴内,一旦做出选择,便会选择相信,并希望持续坚持下去。例如,你买了一只股票之后,你看待这只股票的眼光就会跟着改变,你总是希望他能涨;当你在一次选举中为某人投票之后,在你内心,你就会特别希望你支持的这个人当选。所以,改变员工的观念之前,不妨先尝试引导他改变行为,也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行为的底层逻辑是认知,认知不协调是人的固有天性,管理者想要改变员工的行为,先要从认知协调开始,提升员工的认知,减少层级之间的认知差异,解决员工闹心、领导揪心的尴尬局面。
小结
管理员工的本质不是讲道理,而是管理员工需求,了解员工的需求、解决员工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员工的行为导向问题,知行合一才能带来管理上的高效。
您好,我是阿良,欢迎您有任何职场问题交流沟通!一起碰撞思维的火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