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5(P10----12)
“除了等待,我们还有另一种选择:我们可以找回对改变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内部力量的信念。我们成为教师是因为我们一度相信内心的思想和洞察力至少和围绕我们的外部世界一样真实,一样强大有力。现在我们必须提醒我们自己,内部世界的真实性可以给予我们影响客观外世界的力量。”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是渺小的、卑微的、无助的、无力改变周围世界的,所以我常常会陷入等待之中,等待外部的帮助可以让我们改变现状,达到我们心中想要达到的结果。但是帕克.帕尔默先生说,我们还可以通过找回我们内心的力量和信念,他相信这种力量和信念是强大的,有力的,坚不可摧的,是可以改变和影响客观的外部世界的。
电影《死亡诗社》中敢于挑战传统教学标新立异的约翰.基廷就是坚信内心的信念是具有巨大力量的动力,他鼓励学生打破传统思维,追求内心的召唤,勇敢做自己,他激励学生们带着生命的热情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未来和生活,在他的带动下,学生们的热情像火焰一样爆发出来,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建立“死亡诗社”,他们追逐着灵魂的自由,他们从桎梏中解脱出来,释放着青春的活力和能量。
虽然在电影的最后约翰.基廷成为校长推脱责任的替罪羊,他被迫离开,但是当所有的学生站在桌子上为他朗诵诗歌送别时,他已经把一颗追求自由灵魂和真理的种子种在了学生们的心中,我相信那些被他教过的学生一生之中都不会忘记他曾经带给他们的一切,信念的力量已经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也一定会发芽、结果的。
为什么约翰.基廷会有如此大的力量,他能撼动这所颇具盛名的贵族学校的传统根基,给学生们和家长们带来如此大的影响?他的自身认同和完整让他保持了初心和真我,他将自己、学科和学生真正连接起来,编织到一起,他打破了存在于内部真实和外部表现之间的墙,他的声音是源自心灵内部,他用自己真实的热情的灵魂唤醒了那些渴望自由的学生们的灵魂,他们从真实的体验中获得了成长。约翰.基廷带给学生的是精神上的成长,是灵魂上的成长,是心灵上的成长。这种成长一旦发生,再也没有力量能将他们心中的火焰扑灭。学生们最后 的送别仪式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整日在琐琐碎碎的日常教学中被困住的我们,我们怎样能从困境中突围呢?
今天期末考试监考的过程中,一个男孩子不知何时将自己的鞋垫从鞋子里弄了出来,明晃晃地摆在了两排桌子中间的过道上,一些周围的学生看着那个鞋垫在哄笑着。这个男生想干什么呢?他的心里是什么样子的?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吗?看着那个笑嘻嘻的男孩子,我没有说话,也没有在情绪上表现出对这种行为任何评价和指责,他期待老师为此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我有些好奇,带着这种好奇的目光我平静地观察着他,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微微低下了头。我收回了自己的目光,轻声地说,“大家都安心考试吧,不要看热闹了。”
有的同学在期待着事情的进一步发展,或许没有想到事情就这样匆匆结尾了。我知道我没有弄清楚他真正的目的,我也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寻根问底,但是我确信他只是出于好玩和顽皮的心理而这样做的,既然这样就不必为此大惊小怪,就让处于充满好奇心理年龄段的他尝试一下好了,仅此而已。
换做年轻的自己,会大发雷霆吧?会千思万想吧?会寻根问底吧?会谆谆教导吧?我们相信他只是想好玩一下而已吗?如果相信,我们会怎么做呢?如果不相信,我们又会怎么做呢?结果分别会怎么样呢?我们能得到什么不同的体验呢?我们心中笃定的信念会不会被他感知?他会为此做出怎么样的回应呢?
当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遇到问题、麻烦或者挑战的时候,首先我们内心的信念是什么呢?我们有先问过自己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