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工作稳定后,淑敏和老公商量着给儿子买套婚房,淑敏计划拿出全部积蓄全款买套婚房,而老公则有自己的考量:“拿出三分之二的存款,看儿子的想法,要全款就买小套,买大房子他就自己背房贷。”
“就这么一个儿子,没有必要这么操作吧?”淑敏有点想不通。
“有必要,非常有必要,看看身边人的案例什么就明白了。”老公十分笃定。
淑敏若有所思,好像还真的是这么回事。
01向子女伸手要钱
王树根和老伴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共同养育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女儿初中毕业 外出打工的第四年相亲成功,很快就嫁到了邻村;儿子王涛技校毕业跟着工程队开挖掘机,认识了在超市打工的女孩小英,两个人感觉还不错。
当时的行情就是:城里一套房,彩礼12.8万。
买房的时候老伴想按揭,可是王树根有自己的想法:“大不了从亲戚家周转一下,咱们再干几年把账还了,儿子负担也能减轻一些。”
小三居买好后,儿子负责装修买家电,定亲、结婚、儿媳妇娶到家,王树根和老伴还欠了10万元的账,儿媳妇拿彩礼买了一辆车。
小青年刚结婚有车有房,王树根夫妇则忙着还账。
毕竟岁数在那放着,王树根打工的路越走越窄,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收入眼见减少。
刚刚还完外债,王树根因为静脉曲张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老夫老妻就守着三亩土地过日子,每年的土地收入和两个人每月80元的退休金,日子还算过得去。
后来王树根腿部的静脉曲张越来越严重,到了必须做手术的地步,没办法王树根小心翼翼地和儿子开口:“涛涛,我的腿要做手术,我打听过,押金就得3万元,你看……”态度卑微得让人心疼。
“我们也没有多少钱,我给小英商量一下吧!”王涛的态度耐人寻味。
02
刘福军和老伴年轻的时候经营着一间杂货铺养大了两个儿子,并且帮他们成家立业,老伴主张:“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咱们社保工资也够花,要不然把杂货铺盘出去,咱也享享清福。”
“现在还干得动,再干两年给自己存点养老钱。”刘福军有自己的打算。
就这样刘福军又干了三年才转让了店铺,手里的存款高达50万,当着两个儿子的面说了自己的计划:“我和你妈辛苦半辈子给你们成家立业,现在我们也老了,这点钱就是我们的养老备用金,遇到事用这点钱解决问题,不给你们增加负担。”
刘福军说到做到,后来老伴膝盖置换关节,押金4.5万,报销后自负3万没有让两个儿子花一分钱,那个儿子陪床,刘福军每天给300元辛苦费。
肉眼可见,刘福军未来的日子不会拮据:有社保工资维持生活,还有存款能应对突发事件。
由此可见:
没有钱的老年生活将非常悲催,有句话说得特别有道理:老年人的崩溃将会从伸手要钱开始。
我们总有一天会老,也总有一天干不动了,收入可能会中断,或者下降,到了老年的时候,我们可能要向子女伸手要钱。
如果子女孝顺,他们也有可能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而去委屈自己;如果子女不孝顺,我们会成为他的负担。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我们年轻的时候存一笔钱,来养活未来白发苍苍的自己。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未来想当老子还是孙子,就是由现在的我们来决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