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晋书一·本纪第四·高祖石敬瑭》:天福四年(939年)左谏议大夫曹国珍建议将前朝的《唐六典》、《前后会要》、《礼阁新仪》、《大中统类》、律令格式等书选择其中的精华,重新编撰为《大晋政统》。石敬瑭同意了,准备让梁文矩、张允等十九人一起编撰。梁文矩等人联名上表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苟非圣明,焉能述作。…大体意思是,皇帝陛下秉承天命,一举一动与千年的章程契合,不宜改变。照抄前代的条文掠美于前则不诚实;裁减前代典章则不完备,因此不认同编《大晋政统》。石敬瑭认为有道理,这事就没做。
“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古人把著作之事看的过重,因而一般人不敢碰。不过,创作之可贵,他们还是很认可的,称之为圣。
石敬瑭“慕黄、老之教,乐清净之风”,休养生息,这基本也是每个开国帝王必做的事。石敬瑭的做法颇有汉朝初期文景之风,可惜只活五十一岁,如果能多活几年,王朝进一步稳固后,后世未必不能把“幽云十六州”再收回来,如汉武帝之驱逐匈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