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2018人类手稿 第四章

2018人类手稿 第四章

作者: 张牙舞爪的熊猫 | 来源:发表于2018-05-29 20:10 被阅读7次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张牙舞爪(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71430807/

    第四章 热土

    上一章我们提到,假设一些患有幽闭恐惧症的少数人,在不适应洞穴生活而选择出逃一定程度成就了农耕文明,也提到了原始的酒——对于战胜恐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有朋友为我们又开了个脑洞,人类走出山洞可能是少部分人利用了人类的恐惧心理及其传播性、可操控性,通过图腾和鬼神等虚构出一种景象,引导其他人按照自己意愿行事,恐惧感的自然属性演变为社会属性,成为人类的重要心理活动,至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还在用这一招。

    4.1

    国家(泛指)建立后,人类在不同地域生活,归属于某种组织或力量,学习不同类型语言,可以死灰复燃、永不泯灭,这些都植根于人类的自我整合感,或者说是一种有方向性的归属。当然个体可能会在环境变迁后产生应激反应和应激障碍,群体也一样。文明的演化经历了从分裂到整合的过程,文明虽有很强的恢复能力,但终会随历史惯性衰败,等待边缘文明的崛起和轮回。

    弗洛伊德试图把精神分析方法应用到群体行为中,考察政治组织、道德、宗教的心理根源,把家庭心理结构看作群体心理的基石。这个框架结构体现出一定的新锐性和启发性。在弗洛伊德的初始框架中,领导形象被看成是个体父亲原型的投射,人们在相互依赖的心理中塑造了领袖。对母亲的初始依恋情感,成了国民对祖国爱戴和认同的心理基础(祖国母亲)。

    4.2

    顺着历史的脉络,我们看一看人类是如何从安全需要走入归属和爱的需要阶段?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一是归属和爱是什么?他的具体历史表现有哪些?二是这个演化或者迭代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三是他对当时造成了什么影响?对今天又有什么影响?

    如果我按照内涵、外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写法去构思整个框架,这样一些脑洞就会流失,同时你会觉得这种教科书式的教条有些小儿科。因此,既便于理解、也便于大家想象与填充,我将把设问提出来,之后就按照相关内容进行叙述。

    词条上解释,归属感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人类心理发展成熟之后就不会再如此),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如有家庭,有工作单位,希望加入某个协会、某个团体,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其实,归属感属文化心理的概念,以现代生活为例,比如对于居民小区的归属感,对于该城市的归属感,恋爱中男女的归属感,等等,是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

    归属和爱在归属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希望得到爱和爱他人;与他人建立友谊,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所接纳,多了些怜悯、共情、理解,多了些神圣的基因和宗教的情怀。

    4.3

    围绕那个时代,我们看一看归属和爱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什么具体表现形式。

    国家建立后,人类的恐惧感大幅减弱,安全感直线上升,为了维持和发展这种安全需求,国家这个机器会演变出更多的管理形式,例如制度、监狱、暴力机构以及以后的福利待遇等。归属和爱的需要在这一阶段就要发展,产生了对宗教的皈依和对土地的热爱,并在中西方都有一定形式的表现。宗教大规模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在这一时期(2000年前,最晚的也有1300多年)。随着归属和爱需要的增长,少数人尊重需要在“膨胀”,其本质就是对权力的极度渴求,集权王权政治达到了高峰(以中国而言就是明清时期),当尊重需要推广及人的时候,广大民众就通过民主革命来获取尊重、享有权利,这些在后面还要进行论述。

    从安全需要到归属和爱的需要是通过一系列农民起义和政教战争实现的。

    4.4

    宗教本质上是人对超越于自然界与人自身的神的敬拜和遵从。宗教相信世界存在超越物质世界万物的神明,并且神明是与人一样具有意识、情感等生命特质,能够与人的生命相通。宗教对于其信徒来说,绝非是一堆教训和理论这么简单。宗教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他可以灭除苦恼不安,获得希望与安心;他可以匡正世道人心,确立伦理道德(但有时会被人利用);他随着人类需要之发展不断革弊和发展,当今的宗教总体而言,少了些狂热、更多的是一种心灵慰藉。

    宗教现象是一个历史范畴的课题,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人类先民的图腾信仰(严格意义讲不是宗教),图腾对于人类先民组成的部落来讲,这是非常神圣的东西,现在成为遗迹了,只有艺术家和历史学家对图腾感兴趣。

    不是世界所有民族都有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也不都是让宗教信仰成为主流社会意识。比如中华文明就被认为是缺乏宗教基因的文明,宗教一直不占主流意识。实际上,在中国的帝王术上,宗教是手段不是目的。

    宗教总的趋势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全世界政教分离原则,宗教脱离对人类社会的控制,其逐渐成为一种纯精神的东西;一个是世俗化,也就是宗教的某些东西变为习俗,宗教的特征逐渐减弱,马克思主义哲学表明随着时代迈进,科学精神及理性智慧的不断深化(认知需要的发展),宗教一定会消失(人类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不会消除,宗教也会通过其他形式予以呈现)。

    4.5

    上面讲到,中华文明就被认为是缺乏宗教基因的文明,那么我们的归属和爱是通过什么形式实现的呢?《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告诉我们,欧亚大陆对其他大陆优势的终极原因是欧亚大陆特有的地理生态环境,让史前的人类,率先发展出发达的农业。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为驯化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基础。这本书中还讲到,欧亚大陆横向轴线,日照一致,气候带差异不大,大陆东西之间互通有无的特殊形状,也影响了农业的传播,例如,新月沃地的谷物,从爱尔兰到日本广泛种植;中国原产的鸡,很早就达到欧洲。东西方的独特性这里不再进行比较,有很多书和文章都已做过论述,但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

    中华民族是对土地具有浓厚情感的民族。我们会为一幅老农民手捧热土的画面而感动,家乡的土壤往往也带着浓浓的乡愁。从中国古代祭拜的神明中,就有土地神(经常出现)这样一个特有产物。

    纵看中华民族发展史,基本上都是围绕土地在做文章,王朝更替、制度改革、农民起义、儒释道教等等,中华民族这种对土地的归属和爱的需求是其他民族国家少有的,也许出自古人的行为投射,这个今天已经不得而知。

    农民胼手胝足劳作,生产出多于需求的粮食,以备洪水、干旱等灾害时期维生之用。但最终余粮却被政府利用各种名义巧取豪夺,用来养活一小撮精英分子(尊重需要的先锋体)。历史记载的是这些人的生活,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地挑水耕田。王权在土地上有倾斜政策或者做出让步,老百姓就会歌功颂德。

    4.6

    归属和爱的需要与追求自由是人类植于基因的一对矛盾。我们追求自由,但又怕没有了根基;我们追求归属,但有时又会有所依附。

    当时的人们在这一组矛盾中困顿着,至今这个还影响着我们。选择即自由。谁帮我们选?又该如何选?我们的选择到底是一时的情绪还是理性的思考?理性思考后的选择一定会快乐吗?尊重需要让我们觉醒,认知需要为我们注入力量,但这种力量又有多强大?当一切秩序平稳、规范后,人是否该诗意的栖居,爱惜自己的心灵?

    我们赞同决定论的价值取向,混沌学也许对未来有不一样的预测,但历史从来都是反对平均主义,也非线性发展。小小的蝴蝶扇动下翅膀,起不了一场大风暴,但可能会让你随心所动,作出不一样的选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人类手稿 第四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za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