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为一部喜剧电影的《囧妈》,有些悲情,有些现实主义。编剧BUG着实不少。没有车票,怎么进的车站?越洋电话打到月台,还刚好接到了?一路上那么多吃的东西,连电饭锅都带上了,下车就两行李箱?郭京飞代表暖霸在美国搅局,超尬……
既然主角是妈妈,晓画今天就谈谈这位中国母亲的一些事,不囧,很严肃。
一、很会爱自己,但不太会爱人
美是她们的生命底色。这类女性一般很精致,她们一定会“为己者容”,会很好地妆容自己。漂亮/美丽是她们从小就形成的自我认知,也一定有身边人的持续认(gong)同(wei)。她们能很好打理自己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自我主体性”,常常会有一个或几个爱好,如囧妈(卢小花)的唱歌,又如2020春晚《父母爱情》梅妈的喝咖啡。
在电影最后,我们看到囧妈原来是带的假发,真实的头发是发白且稀疏。她们最恐惧的是容颜逝去,这是她们最以为傲的。电影结尾,满相框是囧妈年轻的靓照,与闺蜜的合照、青春时的合照,但是夫妻两人的合照没有、儿子成年后的照片没有、自己中年以后的照片没有。她们的心中自己是最重要的,是中心,其他人包括另一半和孩子,是衬托是服务。电影里,囧妈因为保姆在其开锁时总是站在身后,而没有安全感,最后辞掉了保姆。一般来讲,这类女性很难对他人有客观信任或无保留的信任。这里说的不太会爱人,不是不会对别人好,也不是不想爱人,是缺乏爱人的能力。可能是不懂得什么是爱,也可能是成长过程缺失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囧妈是怎样和伊万爸爸在一起的?因为一场露天电影,一个男孩愿意为一个女孩单独放一场电影,让这个女孩感受到了她是世界的中心,“这个小伙子蛮可爱的”。囧妈在电影里说到,她和伊万爸爸的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很不一样,生活方式不一样,婚后生活和她想象的太不一样,她无数次想过要逃离,“一走了之”。任何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的最大特点是不断接纳自己,适应他人与环境。她们一般的社会化程度都相对较弱,甚至不足。
她说她和伊万爸爸是因为爱情走到一起。其实,这不是爱情。爱情是两个独立个体之间才能存在的。她不是爱伊万爸爸,她爱的伊万爸爸眼中/心中的自己。婚后生活,她并不能一如既往地“活在世界中心”,因此她想要逃离(必然的),去找寻可以满足她这种幻想的男人。但是,找到不难,难的是长久,甚至可以说不可能长久。
囧妈有一个特点,关键时刻总是迟到。在心理学上,这是一个显著的有效的潜意识故意行为。认识伊万爸爸是因为迟到,莫斯科的演出也迟到,就是电影里这次“弥补遗憾”还是迟到。意识层面,她肯定是不想迟到,但是潜意识层面她想要验证,如果“世界的中心”迟到,世界会怎么样?侧面反映出,她们更多地活在自我的小世界里,对外在的大世界并没有真正地客观承认和投入其中。
二、控制子女或其他人
我并不是说这类妈妈不爱孩子,母爱是天性,是女人的本能。但她们的爱,会夹杂很多她们的幻想和投射,往往有一些扭曲。最常见的控制对象是子女,也可能是兄弟姐妹或其他亲人。
囧妈觉得她是为了伊万才“忍辱负重”地不离婚,实际上她为的仍然是自己。如果离开,即承认自己当年选错了。这一个很难被内心接受。进而地,她将她的命运与希望投射给了自己的儿子。“为了儿子”,成了她的圣斗士黄金战衣。意识层面,儿子是救命稻草,是希望之光,实际是拿来与另一半对抗的工具,更确切地说是与自己过不去的砸脚石头。
电影里,娜塔莎一眼就看到囧妈对伊万很控制,伊万虽有感知但不能客观评价(当局者迷)。觉得那可能是上一辈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会想到这是情感控制。这里也有点意思,娜塔莎是作为一个外国人,说破这点。这主要是外来人容易察觉到文化差异及其导致的行为特征。
又如,电影里,伊万正在微信语音,囧妈不停地往他嘴里塞东西吃,我们看着会觉得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的父母不都这样吗?”但试想一下,伊万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不是三岁男孩,这种喂食行为不就是给婴儿喂奶喂米糊吗?巨婴或妈宝男怎样来的?伊万不就是吗?电影里伊万偷偷地将圣女果拿到厕所往窗外丢弃,不正是一个小孩子的行为吗?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他不愿意老妈喂食,明确地提出来即可,是一个简单高效的直接方式。而偷偷丢掉则是一种逃避型的无效间接方式。看起来伊万是无奈,其实这里是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一场完美对戏,彼此内心是愉悦的。
电影最后囧妈的这句话也很有深味,“电影的伊万是个小男孩,我的伊万已经是一个大人了”。其实,在囧妈的心里,伊万时而是小男孩,时而是大人,关键的是她常常分不清。生理上是大人、是中年男人,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在囧妈的心里,她仍觉得/希望的是小男孩。
伊万比较好的一点,是婚后没有同意与老妈同住。但从张璐口中得知,囧妈对伊万和张璐的婚姻生活干涉是不少的,如囧妈说“是不是张璐不想生,我跟她说”。伊万为什么与张璐处不好亲密关系?张璐说伊万看不到真实的张璐,只看到幻想出来的张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囧妈也是看不到真实的伊万,她看到的是她希望的伊万。因此伊万也没学会怎么看到真实的对方。当然,电影后来的剧情发展是伊万醒悟过来了,如“爱不是索取”。可是现实里,像伊万的这种成长环境是注定造就悲剧(或大或小),当事人很难意识到症结所在。
电影里伊万反反复复说要走,最后还是留下来陪囧妈走完了六天六夜的全程。贾冰饰演的列车员说“算你孝顺”,可能是孝顺吧,但更多的是“依恋共生”。一个控制者需要一个配合的被控制者,被控制者会习惯控制的模式和方式,长如此往被控制者在潜意识层面就离不开控制者,特别是有“亲情”外衣加持,则会更加隐蔽和难以察觉。电影里伊万丢三落四,连自己的护照都不知道在哪,一直是助理(同时是表弟)保管,上次转移到老妈那保管。临时有事要去美国,到了机场才知道护照不知在哪。
在电影开头,伊万和张璐要离婚,张璐已经搬出去住,伊万的家那是一团乱。不难想象,在伊万的成长环境中,囧妈是如何地“无微不至”才能养出这么一个连起码照顾都不会的男人。相反,电影里张璐是一个非常懂得照顾人、理解他人情绪、宁愿自己受些委屈的妻子(她与伊万在闹离婚了,但还很好的扮演和承担儿媳的责任,蒙在鼓里的囧妈有事了不找儿子找儿媳),唯有这样才能与伊万结合。但这样两个人婚姻又注定必然走向会分崩离析,主要是伊万的心理模式不变(他很难变,前有无微不至的老妈,后有贤良淑德的妻子),另一方会很累很累,最终只得退出,除非她愿意退化为一个心甘情愿的被控制者,丧失自我主体性。
什么情况伊万会变呢?另一半的离去,坚决地离去,这时伊万才有可能痛醒,痛定思痛。电影里传递的是莫斯科之旅改变了伊万,但其实是张璐的坚决离婚行为提供了契机。
三、我们每个人都习以为常
观众会不会觉得是电影的编剧(《囧妈》的编剧是何可可)特别懂心理学,刻画地如此真实。真未必。那为何电影如此真实呢?是因为这些事情、这些行为天天在我们身边上演,“长期熏陶”,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是背后的东西,知道的人则不多。
电影最后的感悟或者叫鸡汤,真的很棒!虽然我知道大多数一定是“似懂”(包括我,知道没做到),能践行和奉行的人很少——“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
希望这篇文章你会看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