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扫街,见我所见

作者: 俗然 | 来源:发表于2020-03-09 00:50 被阅读0次

中午,阳光时而刺破云层若隐若现,风吹树梢浪摆。我拿上相机,揣着Kindle,戴上口罩,换了跑鞋,去扫街。

楼下,小区里晾晒的衣物随风飘舞,活泼轻快,像幼儿园的孩子。我的心情也因这张照片,变得轻快起来。

出小区,上了地铁。人不算多,可除了看手机,大概很难找出在干其他事情的人。实在提不起拍照的兴趣,遂把相机装进口袋,拿出Kindle接着看《红楼梦》。电子书的好处,就是不必抱着近一千页的纸质书陪我扫街。

说来惭愧,虽然这本巨著以前看过两遍,但没有一次看完的,也许是受了一些评论家的影响,说什么高鹗续写的后几十回与曹雪芹写的有天渊之别,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面,所以每次都读到差不多前八十回就不读了。直到前几天看到《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白先勇说,相比于张爱玲说自己一生中最感遗憾的事就是曹雪芹写《红楼梦》只写到八十回没有写完,而他感到这一生最幸运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够读到程伟元和高鹗整理出来的一百二十回全本《红楼梦》。这不,我又开始重读了,下决心一定要读完,看看是张爱玲的遗憾让我遗憾,还是白先勇的幸运带给我幸运。

刚读到第五回:【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坐在2020年的地铁上,沉浸于这人间千百年的无奈,真如幻梦一般。

从地铁一号线三山街站出来,阳光下,人来人往,车流如梭,回到了现实。过马路沿着升州路随机漫游。说是随机,但又设一个大原则:尽量走那些相对陌生,不那么熟悉的街道,期待着遇见未曾见过的风景。

相比于马路宽阔整洁,两边高楼林立的新城区,我更喜欢道路陈旧曲折,有时间沉淀,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这样的街道有温度,写满了故事。

因为瘟疫,原来很多小街小巷封起来了,但这似乎更加激起了我的好奇。

跳大绳,还是童年记忆里的小伙伴跳得最轻盈。

朝天宫,道贯古今:

这张照片,只能说是一个恩赐。远动近止。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街头的花店格外忙碌,女人如花,也包括像花一般容易凋谢。

南京人,对于鸭子情有独钟。街头排队的大多是在鸭店的门口。

街头总是出现意想不到的瞬间,需要随时准备好相机。更重要的是颗敏感的心。

街头让我看见各种生活,像舞台剧,不同的人演绎属于自己的命运。

走着走着,发现心中一直有个预存的终点——新街口,这里以前是南京的中心,最繁华的地方。只是随着新城的扩张,不知道现在还算不算了是中心了,我想在大部分人心中应该还算的吧,因为它有时间和历史的沉淀,这恰是新城最缺的东西。

所谓繁华,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广告上了,灯箱里的广告以不容置疑的姿态,演绎着“最理想”的生活。

当然,还有青春时尚的姑娘。

走了一个半小时,拍摄了一百多张照片,以上选出的十多张,其实,只有一张真正满意(三轮车远动近止),不过已很知足。但每一张照片都是这一天我与这个世界交会的见证,是对此刻(零点五十)来说已是昨日活过的证据。

附线扫街线路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京扫街,见我所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ds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