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岚源

一场小雨,给初夏的炎热稍微降了一点温,凉爽的天气正好适合出门。
家门有事,便在忙碌的工作中抽空回了一趟村子。两个多月来,第一次坐公交车,还有点不习惯了。看着车窗外熟悉的一切,思绪自然就飘飞到了老家。
回到村里,还是如往日般的宁静。这可能也是如今很多乡村的常态,很明显,乡村的人少了。近十年来,家乡常住总人口已经减少了40万,这在乡村也能反映出来。青壮年进城的进城、外出打工的打工,只留下老弱妇孺守着老家。过一场“事”,帮忙的、吃放的也多是这个群体,让人不胜唏嘘。
曾经的村口大槐树下的“老碗会”已成久远的回忆,街巷口老年人“谝闲传”、下棋、“掀花花”的热闹场景也鲜见其踪,更多的是枯坐家门口石板上“晒暖暖”的无奈与怅然。这还是记忆中的乡愁吗?新农村建设得很美好,但“空心村”却让人感到寂寥。
更多的人和村子一样正在老去,乡村如何焕发青春活力,这是一个需要深思也绕不过的命题。
村子还是村子,但却不是记忆中的村子了,心中的村子,还是有吸引人的快乐元素的,但是,还能回去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