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黄金时代》+《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黄金时代》+《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作者: 苹果乐园 | 来源:发表于2017-05-12 14:38 被阅读55次

去省图书馆借来的《黄金时代》没看到五分之一就还了,实话说,这不是一本我能一下就看上的书。但把书放下的几乎同时,我在连岳的微信公众号和凤凰卫视的节目里,看到了一些人对王小波的评论,于是,从读他的《沉默的大多数》开始,连着把《黄金时代》再次读过。

这两本书的时代都是以文革为背景的。 我总看访谈类的节目提到说,中国始终没有从官方的角度,对文革那个时代做出检讨或者给文革进行最后的盖棺论定。所以,要想写好文革相关题材的文章,都是不容易的。这跟“知青文学”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我这么理解这两本书的书名所代表的含义,《沉默的大多数》背后的含义是说:大多数没有(不愿意)发表意见的人,他们是有思想的,只是不想说,除了说,他们的思想可以有其他方式的表达,这群沉默者里包含了沉默的知识分子,但他们是被打倒或将要被打倒的人,真的要说,又难免觉得像在“疯人院”——被看作疯子;《黄金时代》的含义是说:无论你处于哪个时代,总逃不过人性,活出自我,哪怕这种自我看起来与世俗与“主流价值观”那么格格不入,但它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或者书名的含义干脆仅就表示在人生的黄金岁月里的经历。

这两本书的写作方式与我读到的其他小说有很大的不同, 读起来感觉像听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很重的口语化感觉,但往往又会被结尾的讽刺或幽默镇住,让人拍案叫绝,忍俊不禁。

如果《沉默的大多数》以偏写实的话,《黄金时代》的很多章节我都称它为“荒诞现实主义”的写法。如果纯粹写实,就好像在写史,但好像没有什么能证明写下来的就真的是“事实”,反倒是看似荒诞,实则有批判的含义,更显得高明。

读《沉默的大多数》既有理性与人性之间的对抗,最后作者明显愿意站在“去除崇高的虚伪”而顺应人性的合理,也让我想起龙应台的《野火》,都有对现实的批判,但王小波没那么直白,让人感觉有很多嘲讽,这也是一种暗潮汹涌的力量。我想这都源于一个知识分子对“责任”的理解,或者他只想自己自由地表达。

《黄金时代》里有很多有关性的描写,这在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赤裸裸地表达,很有种反讽的先锋感。

小说的写作看似平淡,其实是大巧若拙,这跟作者的学识、经历是分不开的。看作者的生平,我更确信他是个有高度智慧的人。

王小波正是以一个自由思想者的姿态,或者干脆说以他自己的方式,记录或见证着经过的年代并用思想影响着后世的读者、读者当中的的知识分子们。

相关文章

  • 2019-12-09

    我一生的黄金时代 细看过沉默的大多数 验证本质无能的愤怒 行驶特立独行的路途 我一生的黄金时代 细看过沉默的大多数...

  • 《黄金时代》+《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去省图书馆借来的《黄金时代》没看到五分之一就还了,实话说,这不是一本我能一下就看上的书。但把书放下的几乎同时,我在...

  • 浪漫骑士--王小波

    读书笔记--康泽 王小波的文字陪伴了我整整五个月,期间,我读完他的一本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和一本小说集《黄金时代...

  • 我们都是沉默的大多数

    终于稀里糊涂的把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看完了。 在看完《黄金时代》后绕有兴致的开启了《沉默的大多数》的阅读,在还...

  • 《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王小波

    从今天开始,追随大语老师的脚步,讲谁读谁。=w= 《沉默的大多数》 这是王小波声名在外的篇目吧,题目直击人心。酷似...

  • 201906《沉默的大多数》

    # 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数》 ## 人名卡 王小波(1952-1997),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

  • 小红依的小目标

    是在一个偶然,突然听到歌里唱到“我一生的黄金时代,看过沉默的大多数...”,想起这应该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面的...

  • 2018-04-16

    我一生的黄金时代,细看过无数特立独行的猪,直到它们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 王小波你可真可爱

    20180121 王小波你可真可爱 ——读《沉默的大多数》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都读过,《爱你就像爱生命》也...

  • 2018年2月书单

    《活着本来单纯》 《任你行》 《食物语言学》 《白银时代》 《黄金时代》 《红拂夜奔》 《沉默的大多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金时代》+《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gz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