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与书评我读我快乐读书
《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王小波

作者: 木易水刃 | 来源:发表于2017-03-04 15:12 被阅读121次

从今天开始,追随大语老师的脚步,讲谁读谁。=w=

神奇的图书馆,书都很旧很旧……

《沉默的大多数》

这是王小波声名在外的篇目吧,题目直击人心。酷似欧美民主政治的外包装下,满篇全是作者的私人体验。

关于前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和天朝的跃进、文革,不必多说,我们很容易窥见那个浮夸时代话语的不真实。这也是作者做了多年沉默之人的重要原因。作者以为话语是一座声名狼藉的疯人院,这是时代的烙印。这种特殊的体验,生活在和平年代且沥事未深的我只能模糊的感觉到他的经验的正确性而无法具体描述。不过如果参考现下新闻人的悲悯与忧伤,大概也能明白些了吧。

话语塑造人,这是我们固有的观点。但作者以为这是个天大的误会——世界还有阴的一面。读不懂这段隐晦的文字,作者也没有继续阐释,但下一小节作者提到“好在人不光是在书本上学习,还会在沉默中学习”。这样理解的话,话语是阳,是权利,是正义;而沉默是阴,是包罗真假的真实,是话语不可信时的自救药方。

仔细想来简直无比恐怖,我们受各种话语教导,产生相应行为。如果似作者体验的那样,话语常常站在人性的反面,那现在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子?更可怕的,如果我们不能从沉默中汲取真实,那我们又该如何自处?而悲哀的是,自媒体时代各式话语满天飞,而自媒体本身又参差不齐,上至九十老妪下至十九少女乃至黄口小儿,只要他们乐意,随时都可以在各种平台发声。误人之言和救人之药同时流行在大众鉴别能力堪忧的现下,没有自我的人极容易迷失在话语的花丛。话语渐渐失去神性,变得暧昧,渐渐沉默在沉默身边。这两年极尽绚烂能事的自媒体下,沉默的暗流汹涌不停。当夺目喜人的灿烂萎去,话语能不能重新走上它该有的位置并且不偏不倚?

本篇最令人费解的,应该是“话语的捐税”这个概念了吧。说实话这个概念很难搞明白,直白的理解:说话是要捐税的?是的,我们在使用某种话语的时候总会被打上该话语创造者的烙印,也会因为一些导向说出他人想听的话,从而起到他人所希望看到的结果——这可能就是话语的税款了吧。缴纳税金的人一般会有一种责任感,对于交付话语税的人来说,这种责任感是对所说之语的信任感和实现它的使命感——这可能是作者的未尽之言——他从来不好好说话!

离开沉默的大多数后,作者偏爱借助纸笔,通过文学这篇包容奇葩的草原放飞自我。发声的目的当然不只是为了“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么简单;似冷非冷的嘲讽下一定也有一颗温热的、敏感的心。


《黄金时代》

不管怎么说,那都是他们的黄金时代。

出生于五十年代的人,一生到底经历过些什么?扭曲的教育使他们以为自己活在最安定美好的时代,亩产三十万,跑步进入臆想的桃花源。他们最完美的二十岁被时代裹挟着,迷迷糊糊懵懵懂懂就过去了,一直到八九十年代人到中年、新世纪人到老年。在束缚减轻的年代,他们想清楚少年时自己到底做了些什么了吗?那时候萦绕在心底的困惑,现在可否找到了答案?

我一直以为,天朝对性欲向来是讳莫如深的。而那个疯狂的年代,人轻易的把自己交付给神性环绕的中央,轻易的放弃了自己的情感,却失落在不知名的黑夜。

黄金时代的陈清扬,长的漂亮,学历高,还是受人尊敬的医生。而同处黄金时代的王二,从名字到人都是大写的不走心与放肆。

陈清扬莫名其妙地“成为”破鞋再真的成为破鞋与王二厮混,就像她莫名其妙地嫁给一个丈夫、丈夫又去吃牢饭一样。后来一切都结束了,他们在偶然重逢又“敦伟大友谊”之后再未见过。他们都有在相处过程中瞬间的动心,不管是王二轻吻陈清扬的肚脐还是陈清扬伏在王二身上不争气的红了脸,他们的“伟大友谊”早已升华成被时代封印的爱情;但二人除了这种契合外全是两看生厌,又完全没有“一起好好过日子”的可能性。

作者的第一人称的写法让我有一种看小黄书的恍惚感。现代小说对读者的确不那么友好——作者的孤独与挣扎一丝不少的表露在文字中,令读者也一并承担了这份纠结。“陈清扬说,那一回她躺在冷雨里,忽然觉得每一个毛孔都进了冷雨。她感到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忽然间一股巨大的快感劈进来。冷雾,雨水,都沁进了她的身体。那时节她很想死去。”处于黄金时代的他们不理解熙熙攘攘的伟大运动而关注到自身的迷茫与绝望实在不易——时至今日我们也很难时时警醒,活在真实的痛苦之中。渺小的我们在广袤的自然下生存着,为了些微的快感就可以装作麻痹的样子催眠自己,同时心底又有一丝不肯断的蛛丝牵连着与世界的关系。那时节真的很想死去。

荒谬时代中两个童贞的灵魂相遇,燃烧出另上级隔着“交待材料”也面红耳赤的黄金时代,这可能就是原始而纯净的人性的力量吧。

处在自己的黄金时代,我该如何渡过?日复一日的学习玩乐令人厌倦,生理带给心理的愉悦无法留存。贪心追寻持久永恒的灿烂——“读书去”,大概唯有这三个字可以指路了吧。

相关文章

  • 201906《沉默的大多数》

    # 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数》 ## 人名卡 王小波(1952-1997),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

  • 我们都是沉默的大多数

    终于稀里糊涂的把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看完了。 在看完《黄金时代》后绕有兴致的开启了《沉默的大多数》的阅读,在还...

  • 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情故事

    王小波 王小波被誉为“行呤诗人”,他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代表作有:《黄金时代》,《沉默的大多数》,《我...

  • 王小波你可真可爱

    20180121 王小波你可真可爱 ——读《沉默的大多数》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都读过,《爱你就像爱生命》也...

  • 《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王小波

    从今天开始,追随大语老师的脚步,讲谁读谁。=w= 《沉默的大多数》 这是王小波声名在外的篇目吧,题目直击人心。酷似...

  • 《沉默的大多数》中的胡说八道

    早就听说了王小波的大名,每当看到某某推荐书单,总会有王小波的书,《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黄金时代...

  • 小红依的小目标

    是在一个偶然,突然听到歌里唱到“我一生的黄金时代,看过沉默的大多数...”,想起这应该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面的...

  • 趣谈王小波

    一直就对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印象颇深,再加上《沉默的大多数》文字中流露的性情,左一描右一画,一幅生动的王小波画像就...

  • 读后感||读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一直想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想知道王小波是从什么方面来写所谓的沉默的大多数。其实按理讲,如果写王小波的《沉默...

  • 读《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当代著名的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王小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vr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