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昆曲扫盲

昆曲扫盲

作者: 一苇杭之03 | 来源:发表于2024-08-28 20:55 被阅读0次

其实我是个昆曲盲,这一次读了几本书,恶补一下昆曲知识,还真是收获多多。

元曲与昆曲两者没有直接的延续关系。但是在文学上有些继承性,因为昆曲剧本也是曲牌连缀,用的曲牌有些是元散曲里面的,而且有些昆曲剧目是元杂剧改编而来的。但是声腔等就有很大差别了。

元曲来自于说唱艺术,所以分末本——由正末主唱和旦本——由正旦主唱,所唱是北曲,以中原音韵为主;而昆曲主要来源于南戏,地方歌舞及采茶戏是其主要来源,演唱自由,可独唱,对唱和轮唱,所唱是南曲,以吴音韵为主。但是昆曲中也保留了不少北曲,比如《单刀会》《林冲夜奔》《牡丹亭·冥判》。元曲嘛,只要有谱能唱的,比如他每首都有曲牌。而昆曲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不是简单的戏曲,她的文学基础源于元曲,而唱腔和表演方式就是通过很多艺术家的融合改造而形成的一种艺术。所以昆曲是更多元化的艺术。元曲只是作者个人的感情的抒发,自我吟唱。

北曲是元曲的一部分。北曲,也称为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方流行的曲调演唱的戏曲形式,与南曲相对。北曲在音乐上采用七声音阶,调子豪壮朴实,以弦乐器伴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北曲的曲调来源多样,既有从唐宋歌舞大曲和宋、金以来的说唱诸宫调演变而来,也吸收了蒙古胡乐的元素,使得北曲的音乐风格高亢激越、刚劲豪放,与南曲的委婉柔和形成鲜明对比。北曲在元代非常盛行,主要分为杂剧和散曲两类,其中杂剧的成就远高于散曲。因此,北曲与南曲共同构成了元曲,元曲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主要指的是元杂剧12

北曲在元代发展了那么多年,传到南方之后曾把南曲压下去过很长时间;而南曲也有自己“清峭柔远”的特点,占据丰富的地方声腔资源,在吸取北曲长处的基础上,渐渐兴盛起来。

    南曲之中,代表性的声腔很多,有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等,原先与产生地域有关,后来也各自流布四处,热闹一时。相比之下,流布在吴中一带的昆山腔影响较小,但它有“流丽悠远”的特点。

(徐渭《南词叙录》:“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称余姚腔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称海盐腔者,嘉、湖、温、台用之;唯昆山腔止行吴中,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终于被戏曲改革家魏良辅、梁辰鱼等人看中,作为改革的对象。

相关文章

  • 昆曲

    某日,在苏州拙政园的亭子旁 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唱昆曲 她唱杜丽娘 唱腔柔美清丽 恍如江南的春水,恍如雨后的树叶 演...

  • 昆曲

    昆曲

  • 昆曲

    将出相入,登台喽 可惜我一句也听不懂

  • 国粹戏曲

    第一次在现场近距离看戏曲小姐姐唱昆曲牡丹亭。 昆曲,昆山唱腔也叫昆曲。第一次知道昆曲,是在沈在沈从文的小姨子张充合...

  • 戏曲|“俞派”俞振飞

    俞振飞(1902-1993),出生在昆曲世家,父为著名昆曲唱家,自成“俞派”。他6岁从父习曲,并向昆曲前辈学习表演...

  • 从文化乡愁到文化救赎的回归之路,白先勇与昆曲的前世今生

    白先勇对复兴昆曲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如:筹建青春版《牡丹亭》、《紫铁记》等昆曲经典剧目,奔走海内外、宣传昆曲,著书...

  • “昆曲荣耀”北方昆曲剧院建院60周年巡演——观其复《怜香伴》--

    佳人渐远香还闻, 幕落有人尚沉吟。 滚滚红尘君与我, 谁不声声唤知音! 昆曲荣耀”北方昆曲剧院建院60周年 昆曲“...

  • 行者——游昆山听昆曲

    作者:色彩大师曾涤尘 行者——游昆山听昆曲 到江苏昆山去看什么?当然是去看昆曲“牡丹亭”。昆曲的发源地是昆山,而“...

  • 郭德纲文选

    你那儿摆着摊儿正修鞋呢,突然间想起来了,我要打破昆曲,锤子、榔头、夹剪、改锥扔下了。你就打破昆曲去了?你得让唱昆曲...

  • 昆曲小史

    昆曲小史 全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中,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早已经杳如黄鹤,只有昆曲尚在。 昆曲的产生与流行得益于明朝中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昆曲扫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it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