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的自我控制

孩子的自我控制

作者: 饶娟 | 来源:发表于2016-11-29 21:26 被阅读0次

    孩子的自我控制

    分享我喜欢的一段文章:她说她想要一个毛茸玩具。我说我会给你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你喜欢的东西。因为我们会有很多喜欢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全部得到它们。渐渐你要学会克制和珍惜。(来自安妮宝贝记录和女儿的一段故事)

    看完后感触很深,我想:喜欢的事情或物品,都有我们和它们相处的时间,比如当下我们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么我们可能要暂停和喜欢的事情或物品相处,不要因为它们影响我们对其他事情的进行,对于2岁多的孩子我们也要教给他们,他们是不是能做到呢!我想说可以,只要我们合适的和他们沟通,他们能够做到,孩子能够做到的远远超越我们成人的想象。我的这段思考也是来自我的孩子们带给我的。

         我们很多人或许会希望孩子拥有克制和珍惜这样的品质,而这种品质的建立是孩子自我控制对内的一种表现形式。孩子做到自我控制是由外在控制到内在自我控制是需要一个过程。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的行为不受自身控制。一开始并没有建立“对”与“错”的概念。只会做任何想做到事情,通过自主的探索与外部世界产生联接,一段时间后,他开始拥有经验,他们在大人的帮助下知道那些是可以的行为,那些是不可以的,但他们不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在开始的时候需要在成人的监管下做到不合适的行为的出现,经历这个阶段后,他们开始不在成人的监管下,依然可以做到。这一些列的变化是孩子真正实现自我控制对内。

         小宝最初来到班里的时候,都会从家里带一个东西到学校,洗手,小便,玩游戏的时候都会把它带在手里,直到他在游戏中要同时用两只手进行游戏时,他开始有意识的把物品放进裤兜里,只要有一只手空闲的时候他就会紧紧的握着裤兜。小宝因为这个东西的带来而影响了他对其他工作的进行。这个时候孩子势必要建立与喜欢的东西相处的合理时间。(孩子真正做到暂时放下喜欢的东西是这样,即便当自己不拿着或看着它们的时候,内心知道他们依然存在)我想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是缺失的。下面依然是来自我对小宝的观察。

           6月22日,每天的孩子自由支配时间里,孩子会在休息区和老师一起玩搭积木,为小动物搭建房子是他们最喜欢的工作,这个时候小宝喜欢拿起两个最大恐龙,很多次我们要进行其他工作的时候(也是小朋友结束休息区的工作时间,其他的小朋友都能够做到 ),小宝不想把恐龙放回原来的地方,会把它们藏到身后或者直接藏到沙发的后面,或者要把恐龙继续带到其他工作时间里,我会对他说:“你还想玩会对吗?这样可以吗?我数数数到10的时候,或者我说时间到的时候,小宝就把它送回去好吗?虽然每次小宝不是马上做到,(这里强调小宝很喜欢我用手蒙住眼睛数数的时候)而在他每次玩恐龙的时候我会告诉他“吃完水果,我们在休息区玩的时候,就是和恐龙一起玩的时间。”(我习惯用孩子容易记忆的事件作为时间截点如“吃完水果”)。

          6月23日,昨天小宝拿过木木正在工作的图片,拿过后他直接藏到身后,这时木木看了小宝一眼,并走过来对小宝说:“小宝你还给我好吗?”小宝看了看木木一眼,身子往后退了退并说不给,这时我介入对石头说:“小宝你想玩木木的工作对吗?我们需要经过木木的同意,我们先还给木木,怎么样?当我说完这些的时候,小宝一把把手里的图片扔到地上,这时我捡起我们还给木木好吗?小宝依然扔到了地上。小宝是有情绪的,虽然不愿意但还是接受一个事实:那是对方的东西需要还给对方。小宝做到了,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他有很大的情绪。

         6月24日,今天小宝从阳阳手里拿走了小汽车,拿起小汽车小宝就把它藏到身后,不过后来主动还给了对方,把玩具扔到地上。至于为什么我也说不清!

      在每次的处理中我们没有太多说教型的语言“你这样做不对,你要和对方道歉。”等等。

         小宝拿到东西会藏到身后,我想除了担心对方会抢走之外,很可能是他经历了有人从他手里抢走过东西。所以他喜欢把东西藏到身后。以确保它们的安全,与其说确保它们的安全,更像是建立自己心中的安全感。也有可能他想试探下自己这样做对方的反应会是什么样?(期待某种他喜欢的反应出现)总之我们还不能确定。

       已经进入7月了,现在小宝依然喜欢恐龙,他会和他的好朋友介绍他喜欢的恐龙,在要结束休息区的活动时候,他会主动收起工作,当想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也开始询问对方!看着小宝的变化我们感到很高兴。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他所处的环境变得信任,只有在信任和舒服的时刻孩子才能实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恰当的相处!

    下面的文字继续记录“孩子的自我控制”

         一个2岁多的自我控制力超乎我们的想象。下面记录是他和妈妈的对话。孩子:妈妈我还想吃巧克力可以吗?妈妈:你今天已经吃了两个,今天的已经吃完了,我们明天吃吧!孩子:妈妈我打开冰箱看看好吗?妈妈:可以啊!孩子拿出巧克力盒:我只是想闻闻它。妈妈:可以啊!孩子剥开了一颗:我只是摸摸它。妈妈:可以啊!最后孩子摸了摸,虽然不舍最后还是放回了冰箱。

          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您是否信任孩子?(这里强调的信任就是事情没有发生前是否带着自己主观的想法限制孩子,给予孩子某种程度上的心理暗示)

            我们不难看出孩子是多么想吃巧克力,但最后在成人的较量中,他最终做到了自我控制。而他这里做到的自我控制是来自外部的控制(成人的监督),如果某天妈妈即便不在他身边,当他吃完两颗后自然不吃时,实现真正的自我控制(因为他知道他和妈妈的约定每天只吃两个巧克力)

         和妈妈的约定我称它是人为规则(自我控制建立对规则理解的基础之上,而这种人为规则的建立是成人和孩子达成一致的协商方可执行。)

    当然也有人会说,这个孩子好听话啊,妈妈不让他吃太多的巧克力,他就不吃,他是不是太过于听话了或者太过于服从成人的旨意了(或者迫于成人的压力而去实现的呢)。

         即便妈妈不在场,他每天只吃2颗,渐渐他明白妈妈这样做的真正原因,比如他知道吃太多巧克力对牙齿不好,他能够真正的控制住巧克力带给他的诱惑,做到受内在驱使支配自己的行为。他同意少吃巧克力并愿意和妈妈约定。

        当孩子完全有了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后再选择遵照别人的指令行事,这种行为的“听话”是有别于迫于外在压力的“听话”形式,他们实现的“听话”体现了对别人和自己的尊重,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的自我控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jz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