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的解释

作者: 樱苔 | 来源:发表于2018-07-03 22:54 被阅读1次

佛陀于主观意识中分析出的第一种蕴是受(vedana)。受就是感觉。

色蕴是由感官体验所建立的外境,而感官体验活动所产生的主观感觉便是受,因此可知,受其实是衔接外境与主观意识的桥梁,但是,我们又必须指出,桥梁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外境与内心是分离的,事实上,佛陀所说的五蕴都是不可分离的,如此言说完全出于分析的需要,它只是我们借以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受蕴并非被动收集,而是主动分类整理外部信息的过程。

知觉活动的本质是建立分别,所以,要区分出苦、乐、舍三种感觉,离不开知觉;要区分主观与客观,也离不开知觉;知觉能够控制、甚至扭曲感觉,让我们只看见“想”看的东西,不想看的可以视而不见。

行蕴为想蕴提供了应对受蕴与色蕴的模板。

佛典中说到五蕴时,通常的顺序就是我们上文中讨论的顺序:色、受、想、行、识,《心经》也不例外。它符合世俗之人对世界的理解:从物质开始,进入意识——这便于佛陀的众弟子领会,是为方便说法。然而稍微考虑一下就该明白,这一顺序与我们体验外部世界时依次涉及五蕴的顺序恰好相反:我们必定是从意识的生起开始,接着以记忆来参照意识以便生成相应的概念,这些概念又被推断为各种知觉,进而是各种感觉,最后,这些感觉信息被加工成“外部世界”。

看到“知觉能够控制、甚至扭曲感觉”这部分,也惊了一下,莫非是在说理性地自己跳出个人当时所在境遇去选择自己的表现?这或许是对自己生活在繁琐社会环境的保护性方式了。明白怎样对自己和他人有益而去有意识地行,不受情绪和易冲动的本性去行事,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和修炼自己吧。就像分出另一个冷静客观的自己在身旁观看,慢下来,不受境遇牵扯,明白自己的处境和追求,也就坦然平和了。

至于作者提到的现实情况下我们体验外部世界的顺序就不大理解了,只知道是和理论的物质开始到意识过程不相符。或许需要参考心理认知方面的内容去看这部分论述。

相关文章

  • 五蕴的解释

    佛陀于主观意识中分析出的第一种蕴是受(vedana)。受就是感觉。 色蕴是由感官体验所建立的外境,而感官体验活动所...

  • 正念自控法

    万维钢老师在讲解美国作家罗伯特•赖特的那本《佛学为什么是真的》书时,用简单浅显的语言解释了什么是“五蕴”。“五蕴”...

  • 《心经》第三篇:什么是五蕴

    经文: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上一篇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六度,那么接下来我们先看看什么是“照见”,什么是“五蕴”,...

  • 五蕴悉尼

    五蕴,是佛教一种说法。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

  • 五蕴

    五蕴的解释: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 色,世界的本色; 受,对于世界本质的感受; 想,对于世界的一些思想...

  • 什么叫五蕴

    佛法正见 五蕴”即是“五阴”的意思。前面说了很多五蕴了,那么此时才给大家讲什么叫做五蕴,希望同学们把五蕴听了还...

  • 什么叫五蕴

    “五蕴”即是“五阴”的意思。前面说了很多五蕴了,那么此时才给大家讲什么叫做五蕴,希望同学们把五蕴听了还要结合前面...

  • 什么叫五蕴?

    “五蕴”即是“五阴”的意思。前面说了很多五蕴了,那么此时才给大家讲什么叫做五蕴,希望同学们把五蕴听了还要结合前面的...

  • 什么叫五蕴?

    “五蕴”即是“五阴”的意思。前面说了很多五蕴了,那么此时才给大家讲什么叫做五蕴,希望同学们把五蕴听了还要结合前面的...

  • 【同心同舵】王加莹第八季思维导图No.39《心经》

    【作者】王加莹 【导师】王玉印老师 【分舵】同心同舵 【舵主】苏建新 作业解释:全文为总分总结构,先总结五蕴皆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蕴的解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ks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