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21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中的第一章《漫说上下三千年》的夏商周的教育学制:
作者,南怀瑾(1918――2012)是多年来享誉海内外,特别是华人读者中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他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的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君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
书剑飘零大半生后,先生终于寻根问源,回到故土,建立学堂,亲自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和复兴民族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不易余力人文精神不遗余力,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中国的文化与教育,在上古的夏、商、周三代,历史所记载其学制,“下曰校、殷曰序、周曰庠”的名称,但必须知道这三个学制的名称。并非如我们现代政府的教育官制,他们只有代表聚集士子的教育中心而已,并兼有习射,养老的用途,没有像现在一样设立专办教育的经费,亦设有专管教育的学官。
至于一般社会上的老百姓,同称庶人。要不要受教育?有没有读书?是各听自由,并非必须受教育不可,
这种教育的风气和制度,直到商朝分封诸侯而建国,实行井田制度,建立了,农业社会基础,仍是如此。
对南怀瑾老先生不敢妄加言论,只是做一下推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