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练中成长

作者: 山中捡石 | 来源:发表于2018-09-29 23:22 被阅读8次

    在历练中成长

    ——执教市研究示范课的感悟与心得

    人人说,“事不经不懂,路不走不平。”

    接到出示市一轮研讨会示范课通知时,高兴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我知道,我必须认真准备,上好示范课,对本次参加研讨学习的老师学生负责,对信任我给我机会的姜老师负责,对自己负责。历经选题、设计、磨课、定稿、走上会场讲台,自己感觉成长了很多。试着总结下来,以激励自己继续努力。

    在历练中成长

    一、选题

    选题是否恰当、准确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本次要出示的公开课是高三一轮复习题型探究课,针对学生在《文化生活》主观题上,普遍得分不高,疑难问题较多的情况,我认真研究了新课标、课本、2010年以来的全国卷高考真题及近5年阅卷评分细则和学生答卷情况。发现《文化生活》主观题在考查题型上相对稳定,主要围绕“为什么”考查某一知识点;但是情境材料却呈现多样化,“不良”结构情境有上升趋势,使试题难度越来越高。所谓情境结构的优良性与不良性,其判断的标准是看情境材料提供的直接信息与学科任务(设问指向)是否有较好地吻合度。吻合度好就是良好结构情境,反之为不良结构情境。决定从情境区分角度突破的A对B作用(意义)类题型,题目为《<文化生活>A对B作用(意义)类解题规律探究》。

    二、设计

    设计了3个方案。第1个方案是个人根据确定的选题与王秀丽老师进行了研讨交流,设计三案,即课前归类试手、课堂探究提升和课后总结巩固。作为课堂重要的课堂探究提升案,设计两个探究题目,分别是2012年和2018年全国卷文化生活主观题,其中一个是情境结构良好,一个是情境结构不良。设计两个针对训练,对题型规律进行应用。第2个方案是去河北正定学习期间,与张文文老师交流讨论,对第1个方案进行了修改。将2012年高考题提至课前归类试手,课堂探究改为2018年一卷和三卷的文化主观题,针对训练不再设计。修改依据是突出当前高考情境变化趋势,重点突破不良结构情境。经过试讲等又进行了修改,设计了第3个方案。将2012年高考题目放在课前学生完成,但是要求学生在学案上展示解题思维,为此提出了3个要求,即提前的有效信息(设问和情境)、回扣的课本知识及形成答案。课上进行展示、点评和总结。课堂保留2018年高考一卷题目,重点进行探究,与2012年高考题目进行对比。设计一个变式训练,灵活处理。

    三、磨课与定稿

    进行了3次磨课(试讲),分别在9月18日、20日、25日进行。在试讲磨课过程中,经过与老师们的交流、碰撞,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市教科院姜老师、县教研室张老师以及及第、一中、二中老师们都给予了中肯建议,使得课堂环节、突破重点措施及最后的规律总结等有了很好的完善、提升,直至最终定稿。

    四、走上会场

    在上场前,高密一中黄金荣老师帮助印刷学案、安排学生预习等事宜,使得我能轻松上场。在讲课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各个环节处理恰当,圆满完成预期学习目标。

    在历练中成长

    一节课背后有多少汗水就有多大收获。一节课也绝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团队共同努力。我很庆幸自己身处一个团结向上的团队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团队才有了我的成功。我们将更加团结,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历练中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li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