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明月共光辉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二十四史:凝聚中华文化历史的基础文本

二十四史:凝聚中华文化历史的基础文本

作者: 自在蝉 | 来源:发表于2019-03-27 23:57 被阅读3次

    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反映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辛亥革命的中国历史进程,构成关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最为重要的基本史料,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近4000年连贯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

                                                                                                                                                                                                   ——《人民日报》

    二十四史是什么?

    它们是政治史,关于皇帝的行为、他的朝廷和高级官员,以及那些身体力行了既定价值观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

    一个朝代一般只有一部,主要由官员攥写。后期许多史书都以前代自攥的国史文稿为蓝本。

    正史以纪传体的形式编排,绝大多数由传记或传记性内容组成。

    史书被看作统治者有用的政治手册,梁元帝言“正史既见成败得失,此经国之所急。”

    为前代修史帮助新王朝提供政治上的合法性,并给出对于一个新王朝为什么和怎么样掌握政权的正确认识。

    二十四史起于《史记》,终于《明史》,近人将《清史稿》、《新元书》并入二十四史,并尊奉为正史。

    正史之起源和定义


    第一次将官方编纂,并审核的纪传体断代史书称为“正史”,是在南宋梁代(公元502~557年)。梁朝的开国皇帝箫衍着手弘扬儒学,将它引入梁政府控制下的公共领域。在组织和安排现有典籍时,圣人正典被冠以“正经”或“正言”的称号。

    历史学的教科书是官方编写和审定的史书,称为“正史”,第一部标题中含有“正史”字样的书是阮孝绪的《正史削繁》。

    在宋代,正史专指纪传体史书,但可以是一朝或数朝之史,也可以是写整个朝代的断代史。

    三个世纪以后,史学地位上升,成为独立于经学的一门学问,这可以从宫廷图书目录的重新分类中看出来,这时四分法日益取代了儒学经典的六分法,而史书是四类中独立的一类。

    对史学研究的另一个促进,是它被列为南朝官办的“四学”之一。“四学”或称“四馆”分别是儒学、玄学、史学、文学。

    《隋书·经籍志》将《史记》、《汉书》等以帝王传记为纲的纪传体史书列为正史,居史部书之首位。《明史·艺文志》又以纪传、编年二体,并称正史。

    清乾隆年间,经《四库全书》确定,将《史记》至《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称为正史,并由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

    故此二十四史不含清代历史,近人赵尔巽主编的《清史稿》书成后,并入“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其后又添入近人柯劭忞撰写的《新元史》,终成“二十六史”。为我们现出一幅恢宏壮阔的历史长卷。 

    正史之编纂和接受


    唐太宗时期,编纂国史的机构——国史馆成为定制(公元629年)。

    这一伟大改制对史学发展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在这一时期,不到30年的时间,特别任命的委员会为三国至唐间那些没有合适史书的朝代,编成了6部新的正史。

    汉唐之间长期分裂的时期被13部纪传体史书联结在了一起,这也构成一个正朔传承的谱系,让每个主要朝代都能通过不间断的编年线索从唐代上溯到汉朝,再通过《史记》通达黄帝。

    此外,唐朝的史馆还留下了许多国史的文稿和其他资料,这些成为《唐书》和《新唐书》的基础素材。

    因此,至唐代结束,18世纪的二十四史,差不多已完成了近三分之二。

    尽管唐代官修史书的编纂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唐代所修的大部分史书后来几乎没什么人阅读。为什么会这样?

    唐初,科举考试中的试策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这里的历史主要指汉朝隆兴和衰亡的历史。唐朝建立一百年后,有官员抱怨学生们宁愿全神贯注在文学方面,用诗歌写作来代替依靠历史知识的试策。

    哪怕南北朝8部史书中的5部由唐太宗亲自委任编修,人们很快发现他们没有叙述一个连贯一致的故事。对于大多人来说,大部分正史始终难读。

    南北朝七史不为人读,还由时人喜好决定。绝大多数人并不喜欢分裂的时代。

    而在文学方面没有受到高度评价,也是南北朝的独立史书被忽视的重要原因。

    王鸣盛说“唐以前惟三史三国”(《十七史商榷》卷19),是略有夸张。唐人阅读的史书是十三史减去南北朝七史,也就是前四史加上较为次要一些的《晋书》和《隋书》,还有《南史》《北史》,一共是八部。

    顾颉刚有一个很好的概括:“有宋以还,治史者多殚心于汉。”(《二十五史补编.序》)

    正史之刻印和流传


    自宋代始,雕刻刻印的主体是带有实用性质的书籍,像医书,或者有助于科考的类书。接下来是文学作品,其次是儒学经典。最后才是史书。

    所以时至宋朝,南北朝的几部断代正史,还有《隋书》,已经变得非常罕见,损毁严重,甚至部分丢失了。

    北宋时期,正史第一次在国子监的监督下雕版印刷,始于前三史,接着在正史序列中有条不紊地沿着被阅读的顺序进行下去。

    这是一件耗时83年完成的宏伟事业,一共校订和印刷了19部史书,虽然在宋初这一经典体系一直称为十七史。

    这次印刷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使许多几乎要消亡丢失的著作得以保存。

    但正史的刻印并不能保证人们阅读它们。在将近300年的时间里,大多数正史仅仅刻印了4次,南北朝的七史则只刻印了两次。

    我们不清楚每次的印刷量有多大,但想来很可能不超过100到200份。此行后果是它们罕见且昂贵。

    宋代以后的政府继续在制作正史,而且规模还在扩大,一部《宋史》的篇幅约为《史记》的20倍,(不含三家注)。

    明代,21部正史由南监印行(重刻了8块书版,其他完全继承自元代),南监重印了它们,随后,北监也翻刻了二十一史。

    接下来的300年里,正史重印了好多次,多使用旧的书版。虽然每次的印量都不大,但是积累下来可供阅读的正史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除了前三史。

    但是,即便史书在17世纪及以后变得更容易利用,但它们仍然很昂贵,尤其对于清贫的年轻学者,多是难以获取的。

    如章学诚。1763年,25岁的少岩来到北京的国子监,发现自己买不起一部史书。他唯一的办法,是在接下来的三年多里,一部一部地买不同版本的史书。

    他的好友汪辉祖也面临一样的窘境。汪氏在晚年辛勤编写了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的索引。直到1771年他才买得起第一部正史,那时他已经四十岁。

    至如今,我们已能从不同的渠道阅读二十四史,何其幸之。

    做为传统史学的核心,二十四史是凝聚中华文化历史的基础文本,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内涵,我将用一生,探寻和享受二十四史的乐趣。


          以史为鉴,阅尽人间兴衰事

              ——二十四中的部分经典名句摘录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 魏徵传》

    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 江夷传》

    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后唐书 刘般传》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 高帝纪上》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 钟会传》

    愚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 王昶传》

    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南史 徐勉传》

    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暴,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旧唐书 魏徵传》

    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 汤和传》

    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晋书 刘隗传》

    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 王符传》

    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 文帝纪》

    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四史:凝聚中华文化历史的基础文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ot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