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杜的这两句千古名诗,表达了中国人的乡愁情结。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因此,我们创办的《沙家浜季刊》就是为了留住"乡愁″。
沙家浜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吴地记》记载,南朝梁天监(502—519)间,境内建有法华庵。广明元年(880),唐僖宗下令在境内筑防御性城堡——朗城。明正统(1436—1449)间,乡人聚居于境内尤泾河畔,渐成集市,因唐姓人居多,遂称唐市。南朝时,法华庵中已建有“水月阁”,为历代文人学士寄读之地。明代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严讷曾留下《朗城秋夜读书》的著名诗篇。南宋嘉泰初,里人苏氏舍宅奉佛供僧,在横泾村建崇福庵;明正德七年(1512),工部员外郎钱仁夫撰《崇福庵佛殿记》,吴门著名书法家祝允明书,立碑于寺中。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出版家毛晋于境内七星桥筑藏书楼“汲古阁”“目耕楼”,以收藏和刻书为业,藏书84000多册,名扬海内外。同时代里人杨彝于唐市镇上筑“凤基楼”,集苏南、浙江一带文人学士,结社吟诗,讲礼论文,创立了“唐市学派”,名扬江南。明末“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顾炎武(亭林先生)奉母命避乱于唐市十年,撰名著《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与里中名士诗文酬和,并发出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至理名言。据旧志记载,明清两代,仅沙家浜镇就有进士12人,举人28人,私家花园达15处之多,有著作的文人138人,著作不下数百种,而书、画、琴、弈之能者也代有其人。最早的文字记载,距今已有1500年文明史。在近代史上,第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烈士石楚材于1927年10月成立了横泾农民暴动委员会,掀起了土地革命的热潮。他还建立了江浙沪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的信用合作社。1928年4月,沙家浜镇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湖浜文昌阁诞生,书记苏兆舂。同时,何香凝、张治中、谭震林、叶飞等中外著名人士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了苏(州)、常(熟)、太(仓)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是中共江南特委、苏常太公署和苏州县政府驻地,新四军后方医院所在地和新"江抗″的诞生地,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和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出了3位院土、2位将军,出过著名导演胡伟民、毛主席的服装师田阿桐、"江南笛王″邹根兴,可谓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一部现代京剧《沙家浜》,更是唱红了大江南北,现在,这里已成为中外闻名的红色基地和旅游胜地。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写作者极具丰富的题材。弘扬历史,就是"乡愁"的重要载体,就是为了传承和彰显灿烂的地域文化,一句话,就是为了创造未来。
留住"乡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