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汉,武帝,天汉二年。
天边曙光未露,我已到了一间不甚起眼的府第门前。只待天色一亮,便即上前叩门。
我在微微料峭的风中来回踱步,盘算着该如何与偶像打招呼。自幼年起,“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名言,就已经刻在我的脑海中了。这世界上著书立说的人很多,名垂千古者,很少。如今,我竟托了某些人的福,可以来一会偶像了,这是否会成为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一天?
正低头瞎琢磨着偶像的样子,我猛然间发现,自己的影子已经印在了地上。天亮了。
我整整衣衫,拾阶而上,伸手叩门:“任大人引荐我来拜会司马大人。”
进到正厅,偶像已经穿戴整齐,端坐于主位之上了。
“你好,偶像。”我一激动,连敬语都忘了说,只把自己平日里唤他的称呼叫了出来。
“何为偶像?”座上的司马迁怫然不悦。
“偶像者,神力之化身也。”我战战兢兢地回答,不知对错。
“吾不敬鬼神。”说罢,让我坐下。
有仆人上前,为我们摆上朝食。司马迁做了个“请”的手势,对我说道:“少卿言,君能断上下两千载?”
我说道:“非能断也。知也。”
司马迁哼道:“由何知?”
这倒难了,没想到司马迁竟是这么个刨根问底的人。我说道:“大人所著之书,名曰《太史公书》,后又称《史记》,将为正史之鼻祖,后人称之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凡一百三十篇,有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乃大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所成一家之言。”
我这番人人会背的话,显然把司马迁震慑住了,瞬间对我刮目相看。他低声问道:“少卿果不欺吾。君既知事,敢问,李陵将军能否安然归来?”
“司马大人,李将军一事,还请三思,莫再触怒龙颜。”
“李大人忠孝之辈,受此冤屈,怎能不管?”接下来便也忘了向我打听李将军怎样,他自己身家性命如何了,只滔滔不绝地讲道理,毫不给我说话的机会。讲来讲去,听着都像信陵君,像张良,像荆轲,像项伯,像胡亥候生樊哙。就这么坐着听司马迁自己给你讲《史记》的故事,你们谁有这福分?
门外有宦官:“陛下赐酒,传司马大人入未央宫。”
我慌忙阻拦:“大人,喝不得。”
司马迁正冠而跽:“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然后走下座位,拜谢,起,立而饮之,即随宦官而去。
妈的,刘彻这昏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