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有病吗?”
“哦,是的。你有发现没病的人吗?介绍我认识下。”
“我看你病得不轻!”
“哈哈……我就是病得不轻,不过还没有严重到歇斯底里的程度,属于可控范围内。”
“惹不起躲得起,拜拜!”
这是凯蒂与她的搭档嘎子常有的对话。
嘎子如他的姓名一般,走到哪里都嘎嘎叫,并且声音很大搭配情绪跌宕起伏。嘎子经常说话毫不留情面,甚至难听得要死。凯蒂经常被嘎子气得难受,可是毕竟嘎子是她的搭档也是她的上司之一,她不好强势怼回去,于是就这么来回几个回合过过嘴瘾。嘎子听到凯蒂具有预告式的言辞,也会收敛一点,象征性继续说几句就完事儿了。
工作之事,吵吵闹闹,如此才能推进工作向好发展。好的工作状态,绝对不是一片和气,领导安排,员工乖乖执行,往往是有一些不同的意见,适当争辩加上出点小意外,在争辩和忙乱中才能让工作渐入佳境。
02
有些父母亲特别喜欢孩子乖乖的。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说:“乖,听话啊,妈妈给你买糖吃。”
似乎乖才好,不乖就不好了。
我实在不敢苟同!
孩子很小,本来就不能区分是非,父母一句“要乖”彻底让孩子迷糊了。孩子为了讨好父母,往往委屈自己,努力做一个乖孩子。
我也曾经羡慕别人家的乖孩子,父母亲说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也不顶嘴。实在是让父母很省心。然而,我的父母亲从小就告诉我,我可以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大胆地表达出来。他们不会因为我不听他们的话而生气,经常尊重我的想法,甚至还会蹲下来耐心听听我的感受。
当我成为母亲的时候,我也曾为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挑战了我的威严而生气。我的父母亲因为严厉批评了我。经历多年向父母亲学习,我也终于可以告诉我的孩子:“我不希望你很乖,因为你太乖一定是把自己的想法隐藏起来了,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别人。那么,妈妈听到的就不是你的真心话。你做得好是妈妈的孩子,做得不好,依然是妈妈心爱的孩子。妈妈永远无条件爱你。”
我的与孩子可以与我有不同意见,甚至可以与我吵架。同时,我也可以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有一次,宝儿因为我的行为不当而训斥我。她同学的妈妈一看小孩子怎么可以这么对待长辈呢?热心提醒我:“对孩子严厉点,不能没大没小的。”
我说:“那次是我错了,我应该向孩子道歉,接受孩子的批评。我生了她,是她的长辈,但是不能以长辈自居,更不能倚老卖老。所以,她可以生我的气,也可以批评我。”
03
生活就要吵吵闹闹才有意思。
有时候,我愿意去夜市逛逛,那里有各色的人和事,很嘈杂,也很热闹。
当然,也要享受孤独,独处,或者默默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