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亲子阅读
最开始对阅读的理解大概是每个人从小就被灌输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吧,所以给孩子买起书来自然是舍得,1买1整套十几本,幻想着孩子台灯下伏案,我和他爸可以自顾自的美好场景。这样想的结果是书堆在那里好久都没有人动过,当初想着我也要一起进步来着全都真的只成为了幻想。
孩子上一年级以后,我的神经开始紧绷,应对自己工作忙和孩子课业繁重(也许是我容易紧张)的双重压力,我甚至觉得每天的预习复习加练字,我的时间已成负数,哪还有能力去看课外书,做画画和摘要的积累呢?再说我们跟孩子一样,一有时间就想玩手机看电视。顺便一提,开学时老师发的数量巨大的书单我只觉是不可能完成之任务。这些想法直到第一次真正践行了亲子阅读后,才慢慢发生了变化。
共同的进步
某个周末,就我跟孩子在家,我想让孩子画点画,别老看《熊出没》这种没有营养的动画。于是就想正好把《巴巴爸爸系列全集》拿出来给他讲讲,有了故事内容帮忙,也许他更愿意拿笔去画。就这样开始了第一次亲密的交流。听完故事他非常愿意主动选出书里的画去画,就这样乘着兴趣我一连读了好几篇,并在每个故事的结尾都要问他听到了什么重要的道理,让他稍微总结一下内容。就这样随便互动一下,1个多小时就过去了,这一个小时里我带着孩子畅游在奇幻的世界,学习最最朴实的道理,相互交流感受,并且一起思考生活。我的感觉太棒了,相信孩子也是一样,否则早就吵着要吃零食或是看电视了。这是一次奇妙的体验,让我对亲子阅读的概念有了一次质的升级。
再往后我觉查到阅读的品类要增加,因为孩子越是小越要帮他建立通识的知识体系,不让大人的观念给他的成长制造任何不必要的壁垒,对他来说未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我坚信。我买了四大名著,这是目前我们在读的书,因为是小男生,我选择先给他讲水浒让他提起兴趣。当然在讲水浒的时候由于多是文字,更加需要我拿出影后的水准,每次都声情并茂的讲和“翻译”,有时需要1人分饰多角,把一群壮汉拍手叫好的豪迈场面通过动作和语气表现出来,毕竟没有什么比林冲的英勇和史进的义气更能吸引一个争强好胜的小男生了。每每讲完一个水浒的故事,第二天总能听到孩子跟外公外婆滔滔不绝聊着谁谁武功特别厉害巴拉巴拉……至此,在阅读这件事情上我开始进一步思考。
我前前后后查阅了很多资料,自己也开始关注一些专题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每天的生活中多了一件事“阅读”。大约在半个月前我开始写作(非专业,纯属个人喜好),什么都写。看过的好文章写随笔,看过的电影写影评,看过的书写笔记。因为光输入还不够,要及时输出和反馈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我期待着自己的以身作则能给孩子一些好的影响。毕竟父母做好了,孩子一定不会差哪去,不是吗?
接下来的计划
另外,在阅读中体会到的1个重要概念:思考能力。在读书虫之外,我开始计划着设计一些问题,有事没事就去问问孩子,结合课外书或者日常生活,不管什么,反正只要能激发孩子主动思考就行。另外,我跟孩子商量着一起完成一个目标:练字。一起花1年时间写出一手人人叫好的正楷。并赋予这项目标重大的意义:共同进步,并且在2年级的时候成为班级里字写的最好的孩子。亲子阅读持续坚持,量变一定可以达到质变,让孩子主动阅读,我坚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