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台湾铭传大学念大一,今年是下学期。学校布置陆生写一篇“大陆研习生心得记录”,字数要求在600字左右,并且能回答以下6个问题:
1、為什麼來臺就讀?
2、與大陸校園生活最大的差異;
3、對銘傳哪一景或哪一物或哪位老師或哪門課或哪項設備印象最深,收穫良多?
4、課餘時,曾參與哪些社團活動(含陸聯會),覺得有趣?
5、與師長的相處互動;
6、與同學間相處互動;
![](https://img.haomeiwen.com/i6043177/e4619b579b50233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043177/9195e948dd1172a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043177/23f873bf9259770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043177/eafe84ec5709912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043177/7912c599cb5f46e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043177/32d77136c44b28b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043177/fd1985e04f0f285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043177/fdff29731908d2f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043177/5d48446005a01cc9.jpg)
女儿的作业是这样写道的:
人生有很多的意想不到,在高三之前,我還完全沒有要來台灣讀大學的念頭,直到在網路上得知有招考的消息, 覺得未嘗不是一個接觸新環境的好機會。因為也有親人在台灣長住,就想說試試看。以往我覺得台灣對於大陸來說就像是一塊陌生神秘的土地,有些人對台灣的嚮往使得台灣近乎是一個烏托邦。在未接近這片土地的時候,我單憑之前看過的電影,閱讀過的文字,帶著特殊的地域情感,,來到這裡。
大多數時候,我覺得台灣的大學生活相比于大陸很多學校,課業上面都要輕鬆一些,不用像大陸的很多學校,六七點起來晨跑,晚上還有安排晚自習,一天的課表排得滿滿的。當然,如果想忙一些,也是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充實。當然,台灣的生活住宿條件,也會比大陸的學校好很多,設備更齊全更人性化一些。
銘傳校園里我最喜歡的大概就是學校的圖書館了,很細緻的分門別類,也會有資訊系統讓你能快速地找到你想要的書。不同種類的書本大概4年也只能看個大概,不過圖書館真的是個讀書的好地方,半透明的自習區設計讓人心情愉悅。
社團活動我接觸了攝影社、崇德志工社和管樂社。在志工社參加了國小的讀經班和假日養護院出隊,很切實地體驗到了在台灣公益意識的重要和活動的豐富多樣,很多學生都是發自內心地想要幫助他人,而不僅僅是爲了履歷的豐富和服務學習的時數。而在管樂社,我接觸到了一幫熱愛音樂的朋友,每週一起練習,舉辦校園音樂會,一起去新竹參加全國賽,在南寮海邊一起騎腳踏車。雖然我的水平還沒有達到和他們一起合奏的程度,但是在管樂社的經驗實在是很寶貴的。
老師們都很可愛,很親切,有時候也會通過上課認識,交流互相的想法,若是遇到問題,老師們也會很樂意地幫助你解答。
一學期的校園生活讓我認識了很多台灣的朋友,無論是北部中部南部東部,相處的過程中也會被她們的友善、真誠所觸動,我通過她們來認識台灣這片土地,而她們也通過我而瞭解大陸。這個暑假我們也約定一起在大陸旅行,希望未曾踏足過大陸的她們能夠通過這樣的接觸,更瞭解大陸,而不僅僅是通過新聞媒體來塑造起自己的想像。
在台灣的生活還在繼續,而台灣在我眼中的色彩也在隨之變換。不論如何變換,它是明朗的。我相信我眼中的台灣,已不再是最初的那個美麗島,它更接近客觀與真實,每一段人生都是新的,青春還在繼續。
注:女儿的大一是在铭传的观光学院就读的,校区在台北桃园的龟山。上面所发照片应该是桃园校区的图片。大二就转到铭传台北校区去了。而如今,6年(本科4年+读研2年)过去了,女儿最终还是回到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闽都福州,并且已经入职参加工作,开始了她另一阶段的人生旅程。
2013年03月15日首发于新浪博客
2018年08月14日再发于微信公众号
2018年11月13日发布于『简书』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