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单读书
9月书单|再见,是为了更好的遇见

9月书单|再见,是为了更好的遇见

作者: 简一的西楼 | 来源:发表于2016-10-08 08:49 被阅读244次

整个9月,基本上不再状态,不是看书的时间少了,就是写文章的时间少了。这个不是一个好现象。从之前每个月能看至少7本书,到这个月的只有4本,大概也是某种程度的退化。必须自我检讨,争取之一之后,把状态调整过来。虽然看得书少了,但是电影看得挺多,所以,本月还有影单推荐,算是对看书少的补偿吧。

9月书单

01 《张爱玲全集1》

这本书是张爱玲全集的第一本,当时下单,也只买了这一本。由《第一炉香》、《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封锁》、《倾城之恋》、《琉璃瓦》、《金锁记》、《连环套》9个小故事组成。这大概是我第二次读张爱玲的小说,总体感觉与之前的感受完全不同。

一直以来,觉得张爱玲是最会写爱情故事的人,但谁也不曾想到,这些故事里,包含着她的爱情观。故事里的女性,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经济不独立,喜欢依赖他人,最后因为爱情,走上了不归路。她们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男人身上,甚至因为男人对她们不好,性格扭曲,影响下一代,《金锁记》里七巧和长安就是如此。

七巧的丈夫是残疾人,无法正常生活,只能终日躺在床上,就连最基本的夫妻生活,也无法满足七巧。婆家的冷嘲热讽,娘家需要她救济,无法离开财大气粗的婆家,过着30年无人道的生活。最后,在财欲和情欲的压迫下,性格扭曲,破坏儿子的婚姻,折磨儿媳,拆散女儿的爱情,孤独终老。女儿早已成为翻版的她。

你说她可怜吗?对,非常可怜,可怜到一定境界。但是,她完全可以把这场悲剧控制在自身,让儿子女儿过上幸福生活。她没有,她把一生的苦和恨,全部发泄到了孩子身上,让悲剧蔓延。追其原因,还是因为她们对命运的消极抗争,以及过分依赖他人。

有句鸡汤是这样说的,你是个怎样的人,就会吸引怎样的人。但凡七巧有抗争对命运,并选择积极的应对,爱情独立,经济独立,也不会这样。

即便是很多人追捧的《倾城之恋》,也不过是以爱情为幌子,白流苏看上范柳原,还不是因为他的钱,而她也知道,如果没有这场战争,范柳原是不会娶她的。

其实,张爱玲的爱情观是悲观的。我们总是追捧她的爱情名句,这些名句,是她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尽管她的爱情也并不如人意。

02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村上春树的这本小说集,并没有给人太大的惊喜。老套的故事,老套的情节,甚至里面的《恋爱的萨姆沙》,据说灵感来自于卡夫卡的《变形记》,也就是这是一个模仿的故事。但是,说不出来的怪异。

《变形记》整个故事都是荒诞的,是人通过动物的眼睛,看到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但是《恋爱的萨姆沙》讲的就是,动物通过人,看到的,嗯,应该是情欲。也就是一个男性,在看到喜欢的女性时,展现的一种状态。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与之前的《挪威的森林》相差甚远。

虽然这本书被很多人捧得比较高,但是就个人而言,并不推荐。如果想要消遣时光,可以选择一看。购买纸质书,没有这个必要,还是看电子书,打发打发时光。

03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这是我有史以来看得最痛苦的一本书。也是因为这本书和《釜山行》,我看了好多部有关灾难片的电影,真的,最可怕的不是灾难,而是人心。这本书也是如此。

故事内容很简单,就是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泄露发生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后果。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无一不再诉说着当年的痛苦。

灾难爆发后,政府没有第一时间采取补救措施,内部的高官,统统知道,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可是,他们得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把图书馆相关的资料横扫一空,为的不过蒙骗民众,美其名曰稳定人心。如果不是邻国检测到辐射量超标,大概这件事就这样被忽略了。只因为核电站背后的,巨大经济利益。

在这里,你会看到,切尔诺贝利人是被放弃的一群人;奔往前线的战士,全是“自动吸辐器”,即自动吸收辐射的人;空气、水、食物,但凡能接触到的一切,全有惊人的辐射。即便食品加工厂知道,还是再次被投入食用,因为利益;还有生下来的孩子,无一例外,全是畸形的,他们的出生,就是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活生生的证据……还有好多好多,看着就让人流眼泪的事情。

但是你无法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就像之前,我会觉得有些人祈祷世界和平,比较可笑。但是微博里的新闻看多了,看到那些孩子因为枪举起双手,看到救援人员从废墟里抢救出孩子,哭着说他还活着的时候,我才发现,祈祷世界和平并非无稽之谈。只是这些事情,并没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罢了。

为什么在看似和平的年代,还要看这样的书呢?因为人生得意须尽欢。看似漫长,其实短暂的一生,会发生很多很多无法预料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只有及时行乐,只要做的事情,没有危害到其他人,就好。

​04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也是被很多人推荐的一本书。看完书后,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能选择喜欢的事情来做,大概是最幸福的一件事。

不过,书里的男主,多少有些理想。于他而言,之前的工作是六便士,后来的绘画工作,是月亮。他穷极一生,终于在一个岛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月亮,也终于画出了举世震惊的神作,尽管这幅神作因为他的遗言,而被人烧掉。

可能很多人关注到的是男主做了什么事情,我看到的却是围绕在他身边,截然不同的女性。

首先,是他的妻子,传统的相夫教子的女性。她怀疑丈夫是因为出轨而离开家,觉得只要丈夫能够回来,她甚至可以原谅他的行为。她要做的仅仅是保证这个家庭的完整,完全忽视了丈夫的意愿。即便在丈夫离开后,她能够靠自己赢得经济独立,最终还是认为依靠别人活着才是正道,而选择放弃。这是多么可惜,又是多么可笑啊。她的选择,也导致女儿重蹈她的覆辙,依靠丈夫而活,完全忘记,其实作为独立人的自己,也是可以独立地活着。

其次,是好友的妻子爱上他。对,有夫之妇爱上了他,为他抛弃了丈夫。于她而言,丈夫是六便士,他是月亮。高高在上的月亮,一直吸引着她,让她神往,甚至还用自杀的手段,强迫他留下来。男主又岂会是这样的人呢?结果自然是毫不留恋的离开。而她的结果,就是死亡。

蛮可怜的一个角色,却也是极大多数女性真实的写照。在男人看来,爱情和情欲是可以分开的;在很多女性看来,爱情却是她们生活的全部。就连一些电视剧、电影的导向都是如此。我真心觉得悲哀啊。爱情,是一朵鲜花,却也是一杯毒药。在我看来,它应该是使人积极向上的太阳,而非让人忘记自己的深渊哪。爱情,真的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该作为一个人的全部,它应该是锦上添花的工具,而非雪中送炭的礼物。

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并非为爱情而活,而是因为这个世界有很多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经历,去感受,爱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仅此而已。

最后,就是他在岛上的另一个妻子。非常伟大的一个角色,却也是我极为讨厌的角色。她,爱他爱到了生活中只有他,依赖他而活,即便他根本不爱她,还是留在他身边,为他生儿育女。有次,男主说要离开她,她说你去哪儿,我也去哪儿。你们知道男主说了一句什么话吗?他说:女人真是奇怪的动物,你可以像狗一样地对待她们,你可以揍她们揍得你两臂酸痛,可是到头来她们还是爱你。而她竟然还抱着他的腿,吻他。

当时,我脑子里蹦出了两个词,“跪舔”。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她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月亮。但发现没有,这个月亮竟然如此不堪,放到现在,完全就是渣男。真的是她自己热脸贴冷屁股的。至于男主为什么会和她在一起,纯粹是因为她在深林处有所房子,可以让他安心创作。

是,这是她自己的选择,但是一个女性,如果她的生活,完全围绕自己的丈夫而活,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朋友圈,忽略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真的是悲哀。

当然,我不否认这本书传达的主题,只是单纯觉得毛姆对女性刻画地过于恶心。或许,这与他排斥女人,不喜欢女人有关。也或许,在他的理想世界里,女人就该以男人为中心。

相关文章

  • 9月书单|再见,是为了更好的遇见

    整个9月,基本上不再状态,不是看书的时间少了,就是写文章的时间少了。这个不是一个好现象。从之前每个月能看至少7本书...

  • 遇见 再见

    遇见是缘分 某一天 再见却是注定 再见那一年的遇见 不美好的遇见,那将是美妙的邂逅 或许,再见是为了彼此更好的遇见...

  • 2017-09-05

    离别 也许是为了更好的再见 没有遇见的日子里 请你保重 勿忘

  • 再见,遇见

    "再见是为了更好的遇见和开始。"这句话是我觉得对于离别最好的解释,因为总要有再见,才会有遇见。 每一次遇见,就...

  • 再见,是为了更好的遇见

    说实话,有些惭愧,最后因为别的原因没有完整的坚持下来这30天。 30天,真的就这么结束了,虽然我的30...

  • 再见是为了更好的遇见

    “复合的恋人就像失去魔法的能力” 几个星期前我突然脑子发热想装回文艺女青年于是就买了一本书 告诉了我一个朋友 当时...

  • 再见是为了更好的遇见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青椒计划迎来了毕业季,一年的学习,我重新认识了自己,重新认识了自己所坚持的事情。如果...

  • 再见,是为了更好的遇见

    怎么就结束了呢?无戒老师的90天学习成长训练营今天就要结营?却感觉无戒老师的写作营可以永远继续下去似的。 我在波兰...

  • 再见

    你说,再见是再而不见;你说,再见是为了再次见面。我想,可能是再而不见,也可能是为了下次更好的遇见! 人生路上的列车...

  • 【早春书单】

    书单来啦 走累了就停下,不累了再出发。 在这里遇见,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微笑,是为了你微笑》——张小娴 知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月书单|再见,是为了更好的遇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by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