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
【译文】
世事就如一场大梦,人生能经历几番这样的初凉节气?晚上秋风吹叶,叶子在回廊上发出哗哗的声响,看看我的眉毛和头发,皆染秋霜。
酒容易得而同饮的客人却很稀少,明月经常被浮云遮蔽。中秋佳节谁与我一道同赏孤冷的月光,举着酒盏我朝北望去,心中无限凄凉。
【赏析】
这首词作于词人系乌台诗案受贬后的第一个中秋夜,为一封书信,是苏轼兄弟的唱和之作。这首词词调低沉、凄婉,真实地反映了词人受挫后的苦闷心情。
词的上片寓情于景,感叹世事如梦,人生短促。“世事一场大梦”,这是词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而发出的感叹。他感叹人生虚幻如梦,体现了政治失意的词人对人生意义的怀疑,对苦难人生的厌倦以及企图摆脱痛苦的心情。“人生几度秋凉”,蕴涵着词人对于逝水流年的无限腕惜和悲叹。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这是悲秋之声。词人借季节的更替进一步唱出了时光易逝的哀婉曲调,抒发了他心中无法摆脱的忧闷。
下片借景抒怀,感叹世道的险恶,人生的寂寞。“酒贱常愁客少”,远迁的词人把盏赏月,异常孤独。“月明多被云妨”,这里采用象征手法,以月喻自己,以云喻奸臣,含蓄地道出了小人当道,排斥善类的世情。并抒发了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中秋之夜,本应该是合家团圆的幸福时刻,但词人孤身一人,只能独自赏月。“北望”二字之中包含了词人几多情思,有对亲人的浓浓思念,有对国事的深切忧虑,也有对自己被重新启用的渴望。
【个人体悟】
说起苏东坡,距今已经有900多年了,最有趣的灵魂,我认为也只有他了。著名的大文豪、美食达人等等,这是他的身份标签,更是他的灵魂所在。
他的豁达、乐观、处事不惊的旷达心态一直为后人所传颂,他的性情,他的人生三观,也许正是我们现代人所寻求的经典哲学。
大文豪这个标签,在欧阳修主盟文坛时,他就明确表示要把将来领导文坛的责任交付给年轻的苏轼,并预言他的成就将超越自己。在当时,北宋文学出现了一浪高于一浪的发展态势,苏轼没有辜负欧阳修的期望,宋文、宋诗和宋词都在他手中达到了高峰。
他的文学造诣,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可圈可点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朗朗上口的流传千古的经典语句太多太多了,都出自他的笔下,这些都令我们不得不膜拜他学识渊博,思想通达,文学修养有高度、有厚度、有深度。
美食达人,更折射出了他另一面的人生棱角。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排骨等等,流传至今。苏东坡在《初到黄州》中写道“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鱼和竹笋配美酒,多么恰当的搭配啊!光看这些文字,我就直流口水三千尺了。
他还在《猪肉颂》中写道“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哎,普普通通的猪肉,都被他写的这么有讲究,被颂为不朽的传奇。
都说他是大吃货吃遍天下美食。其实我认为这更映射出了他面对人生逆旅不认怂的生活态度。其实,他在职业生涯中,屡遭贬谪,并非一路坦荡,未能充分施展政治才干。由于在仕途不得志,他才一生奔走潦倒,又相继被贬到湖北、安徽、广东和海南等地。
从地理跨度来看,这些饮食文化和习惯天差地别。但是,苏轼颠沛流离每到一个地方,并非悲春伤秋,反而随乡入俗,静心做一个释然的乐天派,把职场起伏当做人生常态,这就是那句大俗话“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的人生哲理。
他每贬到一个地方,就仔细研发本土特色美食,正由于他这种匠心精神,使以他姓名而命名的美食,一直流传了几百年。把生活过得热气腾腾,是热爱生命的真实写照。这种执著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本词体现出来的是苏轼被贬时的哀伤,这让我想起来了当代年轻人。说实话,口罩事件三年下来,压垮了好多人的斗志。失业,前途渺茫。
昨天,跟同事一起吃午饭时还聊起来,现在各行各业都太难了。我加入了一个旅游社的微信群。以前跟他们一起出去玩过,群主搞得还比较风风火火,生意兴隆。但是这口罩三年摘不下来了,群里慢慢改变了味道,不再展示各种旅游咨询,而是售卖各种美食就。
我没有退群,尽管我从来不需要那些食品,也没买过。我就想以这种静默的方式,默默支持着群主,给她捧个人气。
我们身为一个人,来世上转一遭,着实不容易,调整好心态,我们就是打不死的小强!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也,而后世莫能及焉者也。”
词的产生、发展、创作和流传都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词的起源较早,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吸取营养,大约到中唐时期引入了文坛,发展成为固定的文学样式,五代时期开始流行,到了宋代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以宋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文学高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