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观四百论60

中观四百论60

作者: 愚9 | 来源:发表于2022-04-13 00:08 被阅读0次

诸法如火轮,变化梦幻事,

水月彗星响,阳焰及浮云。

缘起诸法犹如火轮、变化、梦、幻事、水月、彗星、空谷回声、阳焰及浮云,虽有显现而无实体。

诸法虽无本体,然而依种种不同因缘的聚合,其现象却宛然不灭。这些缘起现象以比喻而言,可以举出许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人明白其无有自性的实义。首先,诸法如火轮,当人们手持火棍迅速旋转,特别是于黑暗中转动时,在眼前即会分明地出现一个火圈,虽然人们也明明知道这个火轮是不真实的,实际无有火轮存在,然而依旋转火棍与人类的视觉残留误觉,火轮的形象却分明不灭,同样,一切万法亦复如是,正在显现的当下却无丝毫自性的存在;还有瑜伽师以禅定通力所变化的美女宫殿;梦中千奇百怪的种种景象;幻术师所幻现的少女象马等事,虽然不实,却能迷惑有情,生起种种颠倒执著;诸法也如同水月,水中虽无真实的月亮,然因缘具足时,其现象却明然而存;如彗星(原意不明,似应为雾),虚空之中能现轻纱山峦等相状;如空谷回音,能引颠倒识生;如阳焰,于非境之中引生错乱分别;如远处浮云,见似山丘、象、马等形。诸法如幻无实,显而无自性的比喻,在诸经论中尚有许多,通常以幻化八喻对应释说诸法无生无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不断不常,离八边的意趣。佛陀在《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于《月灯三昧经》中也更为详细地说过:“譬如有童女,夜卧梦产子,生欣死忧戚,诸法亦复然。如幻作多身,谓男女象马,是相非真实,诸法亦复然。如净虚空月,影现于清池,非月形入水,诸法亦复然。如人在山谷,歌哭言笑响,闻声不可得,诸法亦复然。譬如春日中,晖光所焚炙,阳焰状如水,诸法亦复然。见野马如水,愚者欲趣饮,无实可救渴,诸法亦复然。如虚空无云,忽然起阴曀,知从何所出,诸法亦复然。如焰寻香城,如幻事如梦,观行相空寂,诸法亦复然。”若能常时吟诵观修,定可现见如是诸法空寂如幻的实相。

相关文章

  • 中观四百论60

    问曰:心意能至境而取,所以意识取境是自性有。 心若离诸根,去亦应无用, 设如是命者,应常无有心。 心意若离开诸根,...

  • 中观四百论60

    问曰:如果在最初生起时,声音无有缘取者,这又有什么过失呢? 乃至未闻声,应非是声性; 无声后成声,此定不应理。 声...

  • 中观四百论60

    问曰:诸根境若无有自性,那观察不同境的想蕴又会如何呢? 令心妄取尘,依先见如焰, 妄立诸法义,是想蕴应知。 使心识...

  • 中观四百论60

    问曰:想蕴若无有自性,则一切法都不能建立。 眼色等为缘,如幻生诸识, 若执为实有,幻喻不应成。 以眼根色境等为缘,...

  • 中观四百论60

    问曰:诸根境若无有自性,那观察不同境的想蕴又会如何呢? 令心妄取尘,依先见如焰, 妄立诸法义,是想蕴应知。 使心识...

  • 中观四百论60

    问曰:心意能至境而取,所以意识取境是自性有。 心若离诸根,去亦应无用, 设如是命者,应常无有心。 心意若离开诸根,...

  • 中观四百论60

    若至耳取声,声初由何取; 声非单独至,如何能单取。 若声行至耳根,耳识才能取声音,那么声最初是由何者缘取?而且声非...

  • 中观四百论60

    问曰:如果在最初生起时,声音无有缘取者,这又有什么过失呢? 乃至未闻声,应非是声性; 无声后成声,此定不应理。 声...

  • 中观四百论60

    若声说而行,何不成说者; 若不说而行,何缘生彼解。 如果声音是说而行至耳根,声音以何缘不成为说者呢?如果声音不说而...

  • 中观四百论60

    问曰:既说诸根非能取境,又说依眼色等为缘能生眼识,这岂不是稀有难测之事吗? 世间诸所有,无不皆稀有, 根境理同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观四百论6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eo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