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导读之我见
按我如今读书的习惯,我是不喜欢先看别人的序言或者评论的,担心有先入之见,会影响到我的感悟。可是这个《译者导读》放在目录之前,如果不读似乎有遗漏之憾。所以还是从它开始。
译者导读从一句对托翁的发问开始,那是一八七八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一百四十多年。问托翁写作这部小说的念头是怎样产生的?托翁的回答神来神去的。有一个美丽女人的幻影纠缠着他,为了摆脱它,必须给她找个化身,这就是写作的起因。
别说译者认为创作动机不是那么简单,我才不会相信托翁的话。明显是糊弄人呢么,能骗过谁。安娜这个光艳照人的形象也绝非产生于一次偶然的幻觉。译者认为托尔斯泰创作这部小说着实费了一番功夫,这个我信。洋洋洒洒八十万字,分了八个部分,不要说反复地构思,把它创作成一部世界级的经典名著,就是手抄一遍,也够辛苦的了。尽管我知道,这里所谓的下一番功夫,指的并不是体力,而是绞尽脑汁,耗费心思。
译者介绍了托翁这部小说的写作时间,(1873一1877)。还有当时的时代背景,俄国正处于历史大变动时期,古老的封建地主俄国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变动中,社会制度、经济结构、风俗习尚、思想意识….无一不受到震撼,无一不受到冲击。在这个大动荡中,托翁面对新旧势力搏斗的社会,纵有慈善之心,亦感到惶惑不安,无能为力。
托尔斯泰尤其注意的是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令他震惊和难过。而一个妇女因爱情而卧轨自杀,或许是他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直接原因。
本书写到几个不同家庭的不同遭遇,而安娜和卡列宁的家庭则是全书的主线。安娜在自身婚姻压抑的情况下,又受到西方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影响,在遇到伏伦斯基后堕入情网而不能自拔,最后演出一场动人心魄的大悲剧,惨死于火车轮子之下。
托尔斯泰给安娜安排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有人责怪他对女主人公处理得太残酷。托尔斯泰的解释说明他严格遵守现实主义方法,忠实表现生活的逻辑;同时也说明他对安娜的态度。译者就托尔斯泰对安娜究竟抱什么态度,是同情还是谴责?进行了自问自答。最后的结论是,托翁很复杂很矛盾。既有谴责,又有同情。
托尔斯泰描写安娜确实是怀着满腔激情的,他不仅赞美安娜的外貌,而且充分颂扬了她的为人。作者在书中倾注了对她的无限同情,同时愤怒地控诉迫使她走上毁灭之路的社会。但他对安娜除了爱慕和同情之外,对她的所作所为并不肯定。他认为安娜违背“妇道”,从宗教和伦理道德出发便是有罪的。但他不忍对安娜直接进行批判,也不让人对她说三道四,故其同情多于谴责,还是很有分寸的。
译者在最后提到列文对安娜的态度就是托翁对安娜的态度。而列文说,安娜是一个多么奇妙、可爱和可怜的女人,这也可以说是托尔斯泰对安娜的评语,有助于我们对安娜的理解。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个《译者导读》似乎有点多此一举了。译者在细说托翁关于安娜的评价之后,还列举了托翁在本书中对卡列宁、伏伦斯基、列文所持的态度,以及译者自己的评论。事实上,这个导读应该看作是译者的译后感即精读之后的读后感。我个人以为,放在本书的前端,未必是一件好事。或许会影响读者,产生先入之见那样的后果。
尽管这个书我此前也多次看过,但由于记性太差,好像没什么印象了。但翻开再读时,又有相识之感。为了这次的阅读效果非同一般,我倒希望啥也不记得,一切从零开始,从头开始。尤其不希望别人哪怕是文学大咖,评论家影响到我的阅读效果。
我要的是我自己发自内心深处的阅读感受,我要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形成自己完整的见解之后,再和人家的评论文章,读后感去比较。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自己的误区,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也好在以后的创作中扬长避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