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读书《蒋勋说唐诗》
读唐诗好唐诗,是由陈子昂的一首《登幽州台歌》拉开序幕的。他在诗里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意思是唐以前没有诗歌如此出彩,唐以后更没有能与之比拟的。唐,是文人自负的华丽,亦是文化自信的奇葩。
唐诗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言、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这些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足以让陈子昂为他的时代感到骄傲。
初唐: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有着“以孤篇盖全唐”之誉。它是精神上的辽阔,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是美好时光和黄金岁月的代名词。“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几句承接了上半联的写景,有开启了下半联的思人。“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江月有恨,流水无情。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时间、场景、情绪全部到位,一幅大唐气象扑面而来。
盛唐: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是盛唐的代名词,他把盛唐的繁华描述的淋漓尽致。“金樽清酒斗十千”“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千金裘”都是当时长安盛行的“贵游文学”之风气。正是这样的千金一掷和挥金如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盛世大唐的繁荣景象。这种繁荣让我们有种“千里江陵一日还”“名花倾国两相欢”“一日看尽长安花”“欲上青天揽明月”“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我辈岂是蓬篙人”的心理自负。
但是,这种巨大的华丽背后却是孤独的落寞。“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尽管有“烹羊宰牛且为乐”“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是没有人一起喝酒,只好邀请明月和自己的影子一起,他孤独到“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行路难》将这种物质豪华背后的孤独感和生命的虚无尽数抖出,面对现实的困顿和无处可去使人长叹“多歧路,今安在”?
中唐:春往秋来不记年
如果说李白是道家的老庄,是对人世间规则的叛逆,是生命的豁达和孤独的出走,是强调“个人主义”的独行侠,那么杜甫就是儒家生命在人间的完成,是孔孟思想的践行者,是个人在群体中的锤炼,是“忠”与“孝”在家国里的自我完成。
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诗人,诗意间陇上了一层忧郁的气息。杜甫的《兵车行》《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无不在诉说征兵的残酷现实和生命的悲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听闻胜利的消息传来之后“生平第一首快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有点像李白的风格,才发现不是杜甫写不出李白那样的肆意潇洒,而是那样的遭遇让他没有心情。
同样细腻情感的还有白居易,《卖炭翁》《新丰折臂翁》《上阳白发人》《琵琶行》等,卖炭的老头子,折臂的老人,上阳宫里的妃子,弹琵琶的琵琶女……都是白居易所关注的。
晚唐:向晚意不适
看月亮很美,跟月亮喝酒很美,大漠孤烟很美,长河落日也美,“相逢意气为君饮”“请须沽取对君酌”亦是美事一桩,“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更是一种两小无猜的美好。但是经过了“安史之乱”之后的大唐,散发着一种颓靡之气,说不上来的无力感,堪称“百无聊赖”,一切都懒懒散散,提不起兴趣的意兴阑珊和惆怅。
这种百无聊赖诗意的表达就是“向晚意不适”。快要入夜的时候,总觉得情绪不佳,有种低迷的哀伤和不畅快,于是驱车到古原上,夕阳很漂亮,只是可惜,现在是黄昏,之后是黑夜。
大时代在慢慢没落,李商隐个人是无力挽回的,所以他心里惆怅,他“意不适”。他的诗里用了太多的“黄昏”“暮秋”“晚霞”“夕阳”等意象,都是很美的场景,但是很快都会消失。他的诗很爱用《无题》作为标题,因为他写的只是一种情绪和状态,虽然“身无彩凤双飞翼”,但是仍旧期盼“心有灵犀一点通”;自己对“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无奈和怅然;“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没有你的消息辗转难眠等到石榴花红……
唐代,是诗的盛世。经过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文字、韵律、结构的基奠,方使大唐诗歌开出繁茂的花朵,格律的不断打破重组,新的诗歌体裁推陈出新,历史融合、文化发展、美术修养共同缔造了唐诗的盛大繁荣。那是一个时代的气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