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诗歌到了晚唐,犹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没了以往的恢宏气度。
尽管如此,也挡不住晚唐诗歌俱乐部群星荟萃,张扬个性。
这个时候李涉挤了进来,踮着脚尖往里看,聚光灯总是从他身上一掠而过。
李涉和兄弟李渤早年为避战乱,跑到庐山隐居读书,选择这个地方,大概是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的影响吧!
估计后来受到李白诗影响的屌丝还有很多。
二人读书之余大概是感到无聊,景区里没有wifi,紫烟看腻了,瀑布也看腻了,两人一合计,养只宠物吧!
养什么好呢?养狗,太俗;养猫,太矫情;养猞猁,那是纨绔子弟的习气。
正商量着,院里突然闯进一只白鹿,鹿鸣呦呦,好像在说:
“让我来做你们的宠物吧!”
二人抚掌大喜:“这可是一只神鹿呀,快到怀里来!”
尝养一白鹿,甚驯狎,因名所居曰白鹿洞。——《唐才子传》
李渤、李涉兄弟因此得名“白鹿先生”。
两人虽然只做了一段时间的“白鹿洞洞主”,但一百多年后,他们的名字将与白鹿洞同在,因为中国最牛的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将在这里诞生。
那只白鹿哪去了?一千多年后,陕北的原上有人说看见过白鹿,从此都管那儿叫“白鹿原”,是不是就是当年的那只神鹿呢?
二
言归正传,来看看李涉为什么很会写诗。
晚唐有那么多优秀的诗人,如果弄一个“优秀诗人百强榜”、“最有影响力的诗歌五百首”,恐怕李涉一项都难挤得进去,为什么还要说他很会写诗呢?
先说一个故事,李涉夜里江边留宿,遇上一伙强盗打劫,自我介绍后,发现这伙强盗是自己的诗歌粉,放行的条件是现场作诗一首。
这对李涉来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他提笔一挥而就,留下一首《井栏砂宿遇夜客》,我们就从这首诗分析一下他为什么最会写诗。
一个题目虽然只有七个字,信息量却很大。它包含了:时间,在夜里;地点,井栏砂;人物,自己和夜客;事件,留宿遇夜客。
简直像一篇微型小说了,很少见有哪位诗人能掌握这个技能技巧的,李白写赠诗《送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十二个字也才包括人物、事件、地点而已。
这还不足以证明他会写诗,来看看诗的正文:
春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开头第一句交代环境。夜晚的江面春雨潇潇,令人感到舒服、惬意,并没有任何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这和现实情况形成一个很大的反差。特别像诸葛孔明的船舱外箭矢如雨,船舱内安之若素。
第二句到了故事的发展环节,也是很关键的环节。
“绿林豪客夜知闻”,在这样的环境里干嘛呢?我正在和一群绿林豪客交朋友呢!
李涉竟然称这些强盗为“绿林豪客”,他这个想法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猜是这样的,人家虽然是一伙强盗,但估计不是一般的强盗,哪个粗鄙不堪、一字不识的强盗会成为一个落魄诗人的粉丝呢?谁能保证他们当中就不会有黄巢一样的人物呢?所以要给他留点面子,毕竟刀在人家的手里嘛!
用“英雄”一词好不好?也不好,他们干的是见不得人的勾当,称呼太过就显得太假,不仅会被同行耻笑,就连强盗自己也不好意思。
绿林豪客介于强盗和英雄之间,不尴尬、不太过,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在这句诗中,李涉的智慧发挥的很到位。
三
三四句才是李涉智慧最精彩的体现,也是我说他最会写诗的体现。
他时不用逃名姓,
世上如今半是君。
兄弟,不要心急、不要焦虑,忧郁的日子总会过去,那时你们不用再隐姓埋名、躲躲藏藏地过日子了,放眼看看,如今这世上有一半像你们这样的兄弟姐妹了,以后的事你懂的!
李涉站在他们的立场说话,我能想到当时那个场景,当强盗读到这两句时,泪眼婆娑地看着李涉说:
知己,只有李博士最懂我们。
以牛酒厚遗,再拜送之。——(唐才子传)
非但没要李涉一丝一文,还厚礼相赠,千恩万谢地送他离开。
如果第二句是恭维强盗的话,那么这两句就是大实话。李涉用诗人的视角看社会,有主观成分,但更多的是客观事实,他说出了社会的症结,直击要害。
从侧面地告诫当权者,这些人真到不用隐姓埋名的时候,只有两个原因,一,国家昌盛,海清河晏;二,揭竿而起,去争当大唐王朝的掘墓人,去做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者。
看似恭维强盗保命的诗,到这两句,诗的高度立刻就上去了,性质就不一样了,从考虑个人的安危,上升到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一首诗,有技巧、有智慧、有态度,有高度,所以我说他很会写诗,诗歌俱乐部地聚光灯不追逐也罢!他已经自带光环了。
写到这,突然想到中唐诗人杨巨源的两句诗: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等到上林苑花开似锦的时候,出门见到的都是来看花的人。
国家安定时,我们是不是有同感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