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圆桌派》的时候有一期请了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李老师说了一句,到现在一直觉得非常有道理:
当你想判断一个人适不适合结婚的时候,问问你自己,你希望你的孩子继承对方身上的哪种品质?注意,是品质。
也就是说,有一天你可以自豪地告诉你的孩子“我当时选择你爸爸/妈妈是因为他善良/正直/上进/幽默……”而不是跟孩子说“我跟你爸/妈在一起都是因为你,要不是为了你……”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透露着你对对方有多深的了解,是仅在表面特征还是深入品质价值观层面?其次,也在提问在众多品质中,你最看重的是什么,这是在澄清你自己的价值观。这个问题如果答不上来,有几种可能,1 对对方并不了解,2对自己并不了解,3对方身上没有你希望孩子拥有的品质。以上不管哪种,都不适合草率地进入婚姻,结婚了会很大概率出现又一个不幸的家庭。
我曾把这段话分享给身边一些朋友,尤其是“你希望你的孩子继承对方身上的什么品质”,关于这个问题,有点灵魂发问的味道……一些感觉感情不错的,竟然答不上来,同时也被击中并没有那么深爱的心思。
当然,这个问题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来自省:“我希望我的孩子继承我的什么品质?” 首先,我有自己认可的品质吗?如果有,是什么?如果没有,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开始努力了,然后活成一个榜样,而不是,寄希望于让孩子去完成我的梦想。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而不幸的童年很多是不幸福婚姻的产物,不幸福的婚姻通常是从没有选择三观匹配的人开始……
所以,真心希望每一位朋友,婚嫁之事,以人品为先,择良人相伴,温暖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