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的意思是用新的视角、思路去看待同一个事物。正如心理咨询的理性情绪技术所强调的,影响我们情绪的常常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同样的景色,在有些诗人笔下是“鸟从花里带香飞”,在有些诗人笔下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同样的境遇,在有些人眼中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在有些人眼里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而心理疏导时我们期待能引导当事人用更积极、乐观,或至少更中性、客观的思维模式,重新定义对自己和外界的看法,重新建构对困境和目标的理解。
大东:昨天下班坐公交车回家,有个老人让我给他让座,我居然没同意。你说是不是变得越来越冷血了?
小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大东:主要是他的态度太不好了,一上车就拿手指桶我,逼我站起来。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真是一点都不客气。再加上昨天下班的时候我实在太累了不想站一路回家……结果他干脆就站在我旁边不走了,别人给他让座他也不去。我尴尬死了。
小北:说实话,我挺惊讶的,我认识你这么久,很少见你这么有主意。这跟冷不冷血没关系,而是你在学着重视和照顾自己的感受,而且顶住了道德绑架的压力,真不简单。如果下次再遇上这种事,你会怎么做?
大东:要依着我原来的性子,估计就不敢再不让座了。但听你这么一说,嗯,我想……我估计可能还是会让,但也要看当时的情况和他的态度。至少我不会有那么多愧疚感了。
上面的对话中,小北引导大东对“不让座”这一行为进行了重新建构。同一行为对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意义,显然对大东而言,不让座并不等同于冷血。小北对这行为的理解是:有主意,顶住压力,重视和照顾自己的感受,不简单的进步。这个解释是符合大东的现实情况的。
需要引导重构的固有模式主要包括推诿、偏执等。
推诿。
我们进行引导时,当事人并不都能很快理解自己的固有模式。有些人习惯于把原因都归咎于外界,归咎于客观且不稳定的因素,如别人的恶意、恶劣的气候、坏运气等。偶尔对外归因不是问题,但如果养成了推诿的习惯而不自知,就会慢慢丧失承担的勇气。
例如,刚入职的小职员抱怨工作太忙,天天加班,不仅损害身体健康、影响心情,还占用了自己与女友的约会时间,破坏了两人的关系。每当女友发脾气时,他就苦着脸无奈反驳:“没办法,我也是被迫的,是领导变态,总不能辞职不干吧?”
而心理疏导中,我们就可以尝试通过带有挑战和示范性质的“答”,引导他把行动的责任承担起来——是我自己选择了加班,因为我想要获得物质回报/因为我希望得到领导赏识/因为我害怕显得不合群/因为我在储备升职加薪的可能性/因为我目前不打算挑战换工作这件事,虽然我情感上不喜欢,但加班是我权衡思考以后的选择,希望你能认同我的选择。
当我们敢于把行动的责任承担起来,也就自然获得了改变目前行动模式的信心和方向。
你一直在强调你是被迫的,这会让你感觉压力小一些吗?那么你还打算继续这样被迫下去吗?目前这个局面,你愿意承担的责任有哪些?
偏执。
思考问题极端化,过分偏重于事物的一方面,不自觉地把事物的某些属性夸大成它的全部属性或全部选项,一旦认定了某个观点或立场,就全盘肯定它的内容,全盘否定其他可能性的存在,缺乏弹性和权衡的分寸。
现实生活中偏执模式的人容易显得古板、生硬,与大家格格不入,他们看似很坚持原则,但他们所坚持的原则却不一定正确或有意义。如果心理疏导中,我们在对方的倾诉中听到了大量的“应该”“必须”“一定”等词语,或者“一文不值”“彻底完蛋”之类的绝对化表述,可能就要试着多使用挑战和重构技术了。
例如,严厉的父亲对儿子很失望,认为他太不“爷们儿”,说话做事一点都不干脆,以后一定不会有出息。即使其他人夸儿子心思细腻、学习努力,父亲也坚持“那些都不重要,只有像我这样才算真男人”。在对偏执进行挑战时,直接驳斥容易遭遇短兵相接,我们可以尝试暗度陈仓,悄悄地用更中性的词语替换极端的词语。这一点跟第六章中“有力量地反馈”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刚才说的“老板必须对员工公平、公正”,我们能不能换成“我希望老板对我更公平、公正”?你试着重新说一遍,看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不过,如果是恋爱中女友坚持“没及时回电话就是不够爱我”,即使我们知道有些偏执,也不适合直接面质。因为心理疏导中一定要坚持“疏为先”的核心理念。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期的偏执是很常见的,孩子眼中的世界单纯而绝对,因此应对起来也就可以简单地一分为二、爱憎分明。但成长过程中不断经历的挫败、丧失,会生动地教给他们,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绝对的好坏,每个人、每件事、每个时刻都是复杂而相互影响的。所以我们对每个人、每件事,甚至对自己,都会产生爱中有恨、又亲近又逃避、又欣赏又妒忌、又怀疑又依赖等复杂而纠结的情绪。
当我们无力整合这些复杂的情绪时,偏执就成为某些人的保护伞,毕竟自我怀疑和不确定感会带来持续的痛苦体验。
网友评论